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在学习金属与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性质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1。它们充分反应后,同学们将实验所得的溶液和固体都倒入了同一个废液缸里,实验结束后为了不造成水体的污染,同学们想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将废液进行过滤后得到了无色滤液a和滤渣b

[提出问题]滤液a和滤渣b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滤液a中一定不含硝酸铜和硝酸银。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
乙同学猜想:滤渣b中含有的物质是铜。

[探究实验2]如实验2图所示:

[反思与评价]通过实验2的现象请你对乙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

[表达与交流]实验1的二支试管中废液混合后一定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释与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的现象同学们判断,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滤渣b中所含有的金属是

举一反三

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氧元素显−2价,铜元素有+1、+2两种化合价。

【实验一】探究是否有CO2生成

如图1装置所示,取烘干后的C和CuO粉末混合均匀平铺在硬质试管底部,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发现硬质玻璃管中有暗红色固体出现,试管中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有气泡不断冒出。

(1)结合以上实验现象,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2)有同学猜测暗红色固体还可能是一种氧化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是{#blank#}2{#/blank#}。

【实验二】探究是否有CO生成

如图2装置所示,用定制的硬质短试管进行反应,用平底三颈烧瓶收集试管中反应产生的气体。三颈烧瓶一端口径连接双孔橡胶塞(配细而短的导气管),并套上气球。同时用无线CO、CO2传感器,分别采集不同量比反应物反应生成的CO和CO2的含量变化数据(如图3)。

(3)实验前,用氦气对装置进行排空气处理,以避免装置内空气中的{#blank#}3{#/blank#}与木炭反应,对本实验气体的含量测定造成影响。
(4)对变化曲线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①C和CuO反应的主要气体产物是{#blank#}4{#/blank#},随着反应物中CuO量比的逐渐增多,另一种气体产物的含量逐渐{#blank#}5{#/blank#}(填“增多”或“减少”)。

②结合提供的资料和图3数据的变化情况,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CO的可能原因:{#blank#}6{#/blank#}。

【反思与评价】

(5)对比实验二,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实验一装置的不足之处:{#blank#}7{#/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