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操作先后顺序中错误的是 (   )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在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插入盛水的集气瓶口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举一反三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1) 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blank#}1{#/blank#} ;
(2) 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blank#}2{#/blank#} (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blank#}3{#/blank#} ,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2 , 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blank#}4{#/blank#} 。
(4)某兴趣小组选用上述仪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锌粒反应完后,发现还有较多的灰黑色固体物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得到该灰黑色固体的操作方法是{#blank#}5{#/blank#} 。
【提出问题】灰黑色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单质碳;②可能含有单质铜;③可能还有其它物质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用化学方法证明该灰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单质碳和单质铜。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满):

步骤实 验 方 法现 象 和 结 论
1{#blank#}6{#/blank#}{#blank#}7{#/blank#}
2{#blank#}8{#/blank#} {#blank#}9{#/blank#} 
3

【反思讨论】上述各步反应完全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体物质,为了进一步探究剩余固体物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认为用初中化学知识无法解决,你对下一步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合理建议是:首先{#blank#}10{#/blank#} 。

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一: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常温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慢

2、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lank#}1{#/blank#}

氯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氯化铁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探究它在化学反应前后{#blank#}2{#/blank#}不变。

经实验证明,氯化铁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

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

2

0.1

20

2%

2.145

3

0.3

20

5%

6.367

4

氯化铁

0.3

20

5%

0.099

5

碘化钾

0.3

20

5%

0.163

(3)由实验2和{#blank#}3{#/blank#}(填实验序号)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由实验3,4,5比较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blank#}4{#/blank#}。

(4)分析上表,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还有{#blank#}5{#/blank#}(填一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