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小升初押题预测卷(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叶与白莲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像小船般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  bāo  yù  fàng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在那无遮蔽的是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倒下来,正fù  gà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未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她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还有谁能为我遮挡?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hán  bāo  yù  fàng

fù  gài

(2)、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
(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4)、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②“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请把印象深刻的几句写下来。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两根指头的声音

    黎枫是一个高中生,9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开始的时候,他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绝望。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平复下来。

    有一次,一个伤残人报告团来做报告,父母打算带他去听,好让他知道别的伤残人是怎样奋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他很高兴。可第二天他又不快乐了,父亲问他原因,他说:“他们做报告时,我怎样为他们鼓掌呢?”

    父亲看着他的眼睛说:“两根指头也可以鼓掌呀!”那几天,他学会了打响指,听报告的时候。他以打响指代替了鼓掌。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讨论理想,大家异常激动,有个同学站起来,两手握紧拳头大声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黎枫的眼睛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可他却不能像那个同学那样用双手去拼搏。

    回到家中,他一直闷闷不乐,在母亲的关切下,他讲了白天发生的事。母亲没说什么,默默注视他,一会便转身向门外走。忽然,一枚硬币从母亲手中落到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忙跑过去,把那枚硬币拾起来还给母亲。母亲握着那枚硬币说:“孩子,你看,拾起钱两根手指就足够了!”他一下子愣住了,心中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

    他对我说:“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拼搏不只用两只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健全的心!”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考核

张玉庭

    ①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其中包括专攻幼儿心理的女研究生和多名早已有了职位和稳定收入的高学历者。但经过考试,最终被录取的却不是她们,而是一个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雯雯。

    ②最后一次考试安排在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欢唱;楼梯拐角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拖着鼻涕,泪汪汪地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考者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她们经过小男孩的面前,满怀信心地去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了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小男孩擦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到妈妈了?别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带你去找妈妈。”

    ③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考者匆匆下楼,对楼梯拐角处的小男孩熟视无睹,唯有雯雯把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亲切地哄着他,认真地给他唱歌,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了下来!

    ④这个小男孩,原来是幼儿园方面专门安排好的!

    ⑤一楼大厅里,聚满了等待结果的应考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__大家都愕然了__惊讶的目光投向着装朴素__相貌平平的雯雯__雯雯暗想:“我的成绩并不出色呀!”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刚才的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明白,自己被淘汰是一种必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迹

    朱莉亚望着襁褓中的弟弟迈克,他躺在婴儿床里不住地哭,屋子里(mí  ní)漫着一股药味。爸爸妈妈告诉朱莉亚,迈克病得很重。她并不清楚迈克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只知道弟弟不太高兴。他老是哭,现在也是。朱莉亚轻轻抚摸着弟弟的小脸,细声细语地说:“迈克,别哭了。”迈克果然不哭了,盯着姐姐看,眼里闪着泪花。她牵起他的小手,他满是汗水的手指求救般地抓住了她的一根指头,朱莉亚安慰地紧握了一下。这时,她听到父母在隔壁房间说话。朱莉亚虽然只有六岁,但她知道,当大人压低声音说话时,就是讨论重大事情。朱莉亚很好奇,她亲了亲弟弟,(diǎn  diān)起脚尖走到门边去。

    “开刀太贵了,我们付不起。我最近连账单都付不出来。”这是父亲的声音。母亲回答:“老天保佑,现在只能靠奇迹来救迈克了。”

    朱莉亚感到疑惑:“奇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弄一个来?”她跑进房间,从存钱罐里倒出了唯一的一块钱硬币,她要去买个奇迹给弟弟。朱莉亚跑到对面超市,收银台前人们在排队付账。好容易轮到她了,朱莉亚把那枚(zuàn  zhuàn)得热乎乎的硬币递过去。收银员看见是个脸色红扑扑的小女孩,便弯下腰笑着问她:“小妹妹,你要买什么?”

    “谢谢,我要买个奇迹。”

    “什么?对不起,你要买什么?”

    “嗯,我弟弟病得很重,我……我要买个奇迹。”

    收银员一头雾水。于是对周围的人说:“谁能帮助这个小孩?我们没卖过什么奇迹啊!”

    一个穿(zhuò  zhē)体面的先生问:“你弟弟需要什么样的奇迹?”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说迈克病得很重,他需要。”

    穿着体面的先生弯下身,拉着朱莉亚的小手:“你有多少钱?”

    朱莉亚说:“一块钱。”

    他拿起一块钱:“嗯,我想,现在一个奇迹大约就是这个价钱。我们去看看你弟弟,也许我有你需要的那个奇迹。”

    几个月后,朱莉亚看着站在婴儿床上的弟弟在高兴地玩耍。她的父母正和那位穿着体面的先生交谈,原来他是一位知名的神经外科医生。朱莉亚的妈妈说:“大夫,我们还不知道手术费是谁付的,您说是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善心人士,他一定花了不少的钱。”朱莉亚的妈妈一再要求大夫把医疗费的账单拿给她看,好设法筹措钱来支付这笔费用。大夫答应很快会把账单寄来。

    几天后,朱莉亚一家终于收到了大夫寄来的信,打开一看是一张收费凭证单,上面写着:全部医疗费用我已经收下:“一块钱和一个小女孩的一颗爱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