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河北省石家庄市十八中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联考试卷(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刘恕,字道原。少颗悟,书过目即成诵。八岁时,坐客有言孔子无兄弟者,恕应声曰:“以其兄之子妻之①。”一坐惊异。起鸟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钜微②之事如指诸掌。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唯刘恕耳。”即召为局僚③,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诿恕。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缪,最为精详。

恕为学,自历数、地理、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族,皆取以审证④。求书不远教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⑤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起枉道⑥借览。次道日具候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阔,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以其兄之子妻之:此句出自《论语》:“南容三复白主,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②钜微:,大。微,小。③局僚:官暑的僚属。④审证:仔细分析,认真求证。⑤偕:共同,一起。⑥枉道:绕道。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殆”的义项有:①危亡,危险;②疲惫,困乏;③近于,几乎;④败,坏。“殆忘寝食”中的“殆”,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无所不览     览:     ②馆阁文学之士诚多   诚:

③乃五代列将  乃:      ④次道日具馈为主人礼   日: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颗,书过目即成诵。

②起能言其行事始终。

(4)、请简要概括刘恕与《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宋滚的相似之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一棵树的智慧
                                                                                                                                          秦若水
        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合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荚子,名曰槐角,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④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蓬蓬,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放,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早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⑩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⑪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⑫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阅读《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言文阅读

[甲]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为学一首示子侄(节选)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 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②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 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 边远的地方。②恃: 凭借。③顾: 难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