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玉环县泸浦镇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实验序号 |
滴加 CuSO4 溶液的量 |
实验现象 |
① |
第 1﹣6 滴 |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
② |
第 7﹣9 滴 |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 Cu(OH)2 , 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 Cu(OH)2 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分解生成 CuO 和水
Ⅱ. 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 Cu(OH)2 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少许 Cu(OH)2 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 可在足量 NaOH 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 Cu(OH)2 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
实验方法与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③ |
将少许 Cu(OH)2 粉末加到 5mL 蒸馏 水中,充分振荡 |
|
猜想一错误 |
④ |
|
|
猜想二正确 |
【结论与反思】
⑴根据实验, 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 Cu(OH)2 在 NaOH 溶液中溶解反应生成Na2Cu(OH)4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根据实验可知饱和 CuSO4 溶液与饱和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①将软管A端与水龙头连接,在软管B端与管道接触处放置泡沫粒,调节管道倾角为10°。调节水龙头使水流速最大时,让水流冲击B端泡沫粒,记录泡沫粒经过长度为60厘米管道到达水槽所用的时间。重复3次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②改变管道倾角,使其分别为20°、30°,重复步骤①。
③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别 | 管道倾角 | 流经时间(s)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
1 | 10° | 4.0 | 4.1 | 3.9 | 4.0 |
2 | 20° | 2.5 | 2.4 | 2.4 | 2.43 |
3 | 30° | 1.3 | 1.4 | 1.4 | 1.37 |
(1)该实验是通过{#blank#}1{#/blank#}来比较水流的快慢;
(2)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blank#}2{#/blank#};
(3)实验中,下列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blank#}3{#/blank#}。
A.管道的材料 B.管道的倾斜角度 C.软管口的出水速度 D.水在管道中的流经距离
(4)据研究发现,水流速度越大,对土壤的侵蚀力度就越大。请结合实验数据判断下列图中哪个地区土壤侵蚀最严重。{#blank#}4{#/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