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廉江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唐太宗诲太子

(宋)司马光

    上谓侍臣曰:朕自立太子 , 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侍:在尊长旁边陪伴。②太子:指唐高宗李治。③稼穑:泛指农业生产。稼,耕种。穑,收割。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饭/往事耳 B、稼穑之艰难/人不而不愠 C、侍臣曰/权吕蒙曰 D、绳则正/择善而
(2)、请用三条“/”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3)、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哪些启发和教育?
举一反三
小深和同班同学来到了安徽滁州,瞻仰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请和他一起阅读选文,完成第各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逆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逆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逆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逆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逆皆遗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逆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 , 盗贼亦皆罢。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
    逆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节选自《汉书·龚遂传》,有删改)
【注】①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②海濒:海边。③圣化:皇帝的教化,④潢池:即池塘。此比喻濒海的渤海郡。⑤钩:镰刀,⑥翕(xī)然:一下子平静下来。⑦齐:渤海郡古为齐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