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实验1: P:                  果蝇S        ×      野生型个体
                              腹部有长刚毛         腹部有短刚毛
                                 (①       )  ↓     (②      
           F1:          1/2腹部有长刚毛 :1/2腹部有短刚毛


实验2:                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 × 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
                                                              ↓
        后代:                      1/4腹部有短刚毛:3/4腹部有长刚毛(其中1/3胸部无刚毛)
                                                                                             (③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          性状,其中长刚毛是          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          种。③基因型为           , 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                    ,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举一反三

为探究微生物的抗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实验选用对链霉紊敏感的原始大肠杆菌K12,培养基3、7、1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对链霉紊敏感的原始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基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上图“印章”将培养基1中的菌群对应“印”在培养基2、3上培养.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上的菌落挑出少量移入试管4中,反复几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推测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blank#}1{#/blank#} ,并分析说明理由:{#blank#}2{#/blank#} .

(2)培养基3、7、11中的菌落具有{#blank#}3{#/blank#} 特性.逐一比较3号和2号培养基、7号和6号培养基、11号和10号培养基后发现,两培养基菌落数越来越接近,说明{#blank#}4{#/blank#}  . 此现象的形成是的结果 选择 

(3)4号、8号试管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blank#}5{#/blank#} .12号试管中的培养基除水、无机盐外,还必须含有{#blank#}6{#/blank#} 等基本成分.

(4)微生物实验中对培养基、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通常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的标号依次是{#blank#}7{#/blank#} .(①高压蒸汽灭菌  ②灼烧灭菌   ⑨化学消毒)

物质

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

突变体

A

B

C

D

E

G

    l

+

+

    2

+

+

+

    3

+

    4

+

+

+

+

    5

+

+

+

+

+

(5)若一培养基中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它们都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那么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blank#}8{#/blank#} .

+:表示生长  一:表示不生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