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广州市应元二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解释划线词语意思。

①吾十(《论语·为政》)

②温而知新(《论语·为政》)

③柳絮风起(《咏雪》)

④相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⑤饭疏食 , 饮水(《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幕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

是日风顺不及午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日,宿旦子冈 , 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己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今南京市江宁区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 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 怒曰:“非人(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B)。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①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C)。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 ”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②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 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 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③及遭孙恩之难 , 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 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 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恩虽毒虐,为之改容 , 乃不害涛。

(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有删改)

【注释】①白:告知。②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③孙恩之难:起义军领袖 孙恩起军反叛东晋。④厝:同“措 ”。⑤贼: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人, 此指孙恩。⑥肩舆:用肩舆抬。⑦改容:动容,折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