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 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 怒曰:“非人(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B)。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①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C)。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 ”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安大悦。

②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 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 乃施青绫步鄣自蔽,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

③及遭孙恩之难 , 举厝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 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 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 ”恩虽毒虐,为之改容 , 乃不害涛。

(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有删改)

【注释】①白:告知。②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的一种屏幕。③孙恩之难:起义军领袖 孙恩起军反叛东晋。④厝:同“措 ”。⑤贼:对国家、人民、社会道德风尚造成严重危害的人, 此指孙恩。⑥肩舆:用肩舆抬。⑦改容:动容,折服。

(1)、请参考“方法提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日中

成语解词法:不期而遇

叔父安内集

查阅字典法:①品尝;②经历;③曾

(填序号)

散盐空中差可

课内积累法

安大

联系课内,并关注常见通假字

(2)、请将“也 ”“之 ”“哉 ”三个词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   B.(     )   C.  ( )

(3)、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 ”标示,限两处)。

乱 兵 稍 至 手 杀 数 人 乃 被 虏。

(4)、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5)、请模仿《三字经》的形式,用三个字概括【乙】文中②、③段中有关谢道韫的事件。

谢道韫,能吟咏, ,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一碗馄饨
      ①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饭?”“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了,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给我煮馄饨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不要我回去!”
       ⑤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到:“孩子,你怎么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给你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 女孩愣住了。
      ⑦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菜都要凉了!”
      ⑧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 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