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高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材料一
9月15日,2018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这项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14年成功举办的全国性科普活动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参与范围最广的科普活动。
当朋友圈里不再大量转发那些所谓的养生文章;当诸多伪科学谣言在公众传播过程中被各个击破:当人们开始愿意相信科学、使用科学……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体现了科普工作的卓有成效。
2018年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比2015年第九次调查的6.2%提高了近2.3%,而2010年只有3.27%。
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还召开了主题为“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中国正积极履行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责任和义务,推动世界公众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让全世界共享科技文明成果。
(选自《光明日报》,《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全球民众科学素养》)
材料二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日益重视科普工作,科普投入、科普人才、科技场馆等都明显增加,科普内容、传播形式更加丰富,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有望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到2020年底具备体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的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超过10%的目标。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科普工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科普产业领域大有可为。科普有公益属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需要市场和社会各方的参与,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政府提供面向公众和特定人群的科普内容,市场则更加灵活地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科普的需求。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科普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主营科普的企业不到400家,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弱、人才缺,产值规模上亿元的企业凤毛麟角。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了做大做强科普产业具有巨大的空间。科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要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创造出更多满足公众科普需求的科普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选自《人民日报》,冯华《科普产业大有可为》)
材料三
科学有什么用?回答:当然有用,而且有重大的作用。但有时候,人们察觉不到它的作用。
以航空为例,古希腊阿基米德的《论浮体》揭示了流体的浮力规律,意大利达·芬奇在《论鸟的飞行》中还绘制了大量的飞行器草图。1738年,瑞士物理学家丹尼尔·伯努利提出的“伯努利方程”奠定了流体动力学的基础。但他们的发现,并未自然地产生航空应用科学与技术。直到1809年,英国乔治.凯利发表《论空中飞行》,这一切才得以改变。
基于空气动力学的一般原理,乔治·凯利研究出了关于升力和速度间的关系,勾勒出现代飞机的轮廓.、他的“现代飞机不应模仿鸟类振翼、而应采取固定翼加推进器模式”的论断,使长期以来陷入仿鸟飞行迷阵的人们茅塞顿开。一个真正的航空时代到来了,乔治·凯利成为公认的航空科学之父。此后,在其科学思想的指引下,又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才有了1903年莱特兄弟的世界首例载人、有动力、可控飞行的成功。
由此看来,科学不特定于某一具体的产品开发,也不会直接导引出实用技术,但它揭示规律,指明道路,经过持续积累,逐渐形成体系。那些懂科学的聪明人,将会在某一时刻,进发出创意与灵感,研发出一个又一个的新产品。因此,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在我们的科普工作中,引导人们认识科学的作用,不可忽视?
(选自张聚恩《科学有什么用——以航空航天科学的创立与发展为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