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2018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盘持殊的棋局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和学者。他年轻时酷爱下围棋,每每有人请他帮忙办事,他总是笑嘻嘻地问:“有什么报偿吗?”求助的人知道他的心思,总是不假思索地答道:“事成后,陪你下盘棋。”

    1949年,梁实秋去了台湾。1950年的一天,农业专家沈宗翰对梁实秋说:“我知道你喜欢下围棋,我儿子沈君山也很喜欢下围棋。找个时间让他陪你下一盘如何?”沈宗翰是梁实秋的好朋友,他儿子沈君山后来曾任台湾清华大学的校长,不过当时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梁实秋听了好朋友的话,说:“小孩子喜欢下围棋,很是难得,不过我不和他下。我儿子梁文骐也喜欢围棋,有机会让他们俩下吧。”就这样,两位父亲为儿子订下了一场棋约。

    梁文骐1949年没有随父亲去台湾,而是留在北京继续读书。大学毕业后,梁文骐到广东一所大学任教。他也像父亲一样喜欢围棋,曾获得过广东省围棋比赛的冠军。陈毅元帅知道后,特地约他下了一盘,结果输给了梁文骐。

    1985年夏天,梁文骐几经周折,终于来到台湾与父亲团聚,这时,沈宗翰已经去世5年了。12月22日,是个星期日,下午3点,沈君山穿戴整齐,如约来到梁宅,为父亲践行35年前的承诺。

    棋盘摆好了。沈君山执白子,梁文骐执黑子,只见你来我往,你攻我守,黑白棋子“啪啪”落盘,两位素未谋面的后辈在棋盘上厮杀起来。梁实秋先是坐在两人中间观棋,不到5分钟,他便站了起来,双手扶住椅背,目不转睛,神情严肃,默默地继续观棋。这一站,就是3个小时。当时,梁实秋已经是83岁的高龄老人。

    棋局结束了,沈君山略胜一筹。沈君山说:“这样下棋论输赢不公平。以业余的棋力而言,我们都有6段的功力,只是梁兄无暇常下,棋艺有点荒疏罢了。”此时胜负已定,梁实秋松弛了一下严肃的神情,说道:“年轻人下棋,厮杀得厉害。我边看边想,要是我下,就不是这样的下法。”沈君山整整衣袖,恭恭敬敬地对梁实秋说:“梁伯伯,今晚我回家后,一定沐浴更衣,焚香祭告父亲。”梁实秋听后,含笑频频点头。

    一盘等了35年的棋局,梁实秋看得心满意足,一桩心愿终于了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略胜一筹:

②素未谋面:

(2)、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本文主要写了1950年两位父亲为儿子。35年后,

②文中两位父亲分别是,两位儿子分别是

(3)、本文题目中的“特殊”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4)、短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细节是;理由是:
举一反三
阅读语段,做练习。

带刺的朋友

    ①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②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③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④“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⑤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⑥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⑦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⑧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⑨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⑩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⑪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⑫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阅读。

两只棉手套

金波

    ①冬天的西北风刮个没完,刮到脸上,就像用小刀儿一下一下割着,真疼啊!

    ②松鼠妈妈要生小娃娃了,可是她还没找到一个避风的地方。松鼠爸爸很着急,他在树枝上蹦    来蹦去,想找一个暖和的树洞。

    ③找呀找呀,他找到了一个很大、很圆的树洞。他刚往里面一探头,就听见一声粗嗓门___对不起___我已经住上了___松鼠爸爸一听___就知道是大黑熊___他赶忙走开了___就这样,他一连找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找到。

    ④风越刮越大了,还夹带着雪花。

    ⑤松鼠妈妈蜷缩着身子,抱着圆鼓鼓的肚子,蹲在树枝上,愁得直想哭。松鼠爸爸急忙跳下大树,又为松鼠妈妈寻找生娃娃的地方去了。他走在雪地上,这里看看,那里找找,连个草窝都找不到。他的脚都冻麻了,也不在意。他只想快点给松鼠妈妈找个窝,好平平安安地生下小娃娃呀!走着走着,他忽然踩着一个软绵绵的东西。他摇摇大尾巴,把覆盖在上面的雪扫一扫,啊,露出了一只棉手套!

    ⑥他知道,这一定是哪个小朋友不小心丢在这里的。他可顾不了那么多了,赶忙让松鼠妈妈钻进去。不久,她就生下了五只小松鼠。

    ⑦五只小松鼠淘气极了,这里钻钻,那里拱拱。最后,五只小松鼠钻进了棉手套的五个手指头,正好每只住一间小房子。小松鼠们呼呼地睡大觉了。松鼠妈妈睡在娃娃们的身边,守护着他们。松鼠爸爸也想钻进棉手套暖和暖和,可是里面太挤了,他只好又出来,卧在手套外面,用自己蓬松的大尾巴盖在身上取暖。

    ⑧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紧。

    ⑨五只小松鼠依偎着妈妈喊冷。松鼠爸爸就用自己的大尾巴堵在棉手套的口上,为他们挡风雪。宝宝们甜甜地进入梦乡,爸爸总算安心了。他迎着风雪卧在棉手套的外面,冻得发僵,也不肯离开一步。忽然,松鼠爸爸听见远处传来“吱嘎吱嘎”的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他看见两只踏雪鞋停在面前。他仰起头一看,见一个男孩子站在了跟前,松鼠爸爸阵紧张,因为男孩的一只手戴着棉手套,另一只手光着……

阅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完成练习。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晴了。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喵喵,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屋檐上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有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 , 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课外阅读。

低头与昂首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那是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赴一位老前辈的约会,地点在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哦”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痛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牢牢地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    )列为他一生的准则(    )。

    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应聘队伍。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当头劈来一记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捂着脸出来了。当然,这些人都落聘了。后来,有个年轻人走了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站直身子   定了定神    以同样的速度   同样的力量   同样的位置   给主考官同样的一记耳光   说   就是这样的滋味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我们自己所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摆放我们自己的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