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阅读下列材料:今天“国际金融风暴”一词是同学们在看新闻经常能听到的词汇,它是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世界经济危机,其烈度不亚于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国际金融风暴”也迅速地蔓延到我国,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受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场危机,各国政府都在积极 地寻求解决的方法。
请回答:
材料:20世界30年代,就全球范围看,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充满暴力和反抗的年代, 就中国而言,这又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年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人类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即将迎来第一缕曙光。
材料一: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一: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 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材料二: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 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在此形势下,美国不得不顺应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寻求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从而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有力的打击了国际恐怖势力.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