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材料三: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当此国难严重、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中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材料三:1937年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材料一: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万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材料三:“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时间
史实
1931年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
七七事变、《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9年
德国闪击波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
1942年
中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1937-1945年
中国抵御日本陆军80%以上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