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人教)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没有听到什么。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也不知道,直到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间醒悟地向听众致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大量的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佷感动的。在一个音乐的大厅里,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旋律中,然而那个以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自己却一点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这就是:不被缺陷和困难所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的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达了怎样的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象牙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粒大小的象牙粒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大小的象牙上刻岳飞的《満江红》。这位工艺师却是瞎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瞎了一只眼睛,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他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原来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大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的伟大。

(1)、“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作花上晶莹的露珠了。”这些缺陷者向人们“捧出来的花束”在文中指
(2)、“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在文中指等人。
(3)、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就是赞美他们的精神。
(4)、造句。

……为的不是……为的是……——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②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③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苏轼不受影响,继续写字。这份从容是因为他多次历经生活变乱,才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害怕在难事、烦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

④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⑤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