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中山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在一次清洁厨房卫生时,小明发现厨房里某一铜制品表面出现了绿色,小明心里产生了疑问:是不是铜与空气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这种绿色的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为此,小明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空气中含有N2、O2、CO2、水蒸气等气体,在潮湿环境下,水蒸气的含量更多。

②这种绿色物质不含氮元素,加热会分解,能和盐酸反应,反应所得溶液因含有Cu2+而呈蓝绿色。

(1)、(猜想与假设)

①可能含氧元素                    ②可能含氢元素

③可能含有元素   ④一定含有铜元素

(2)、(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从铜器中取少量绿色物质于试管中,往试管里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观察到的现象

证明猜想①和③都成立。

观察到试管内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绿色的现象。

证明猜想成立。

从铜器中另取少量干燥的绿色物质于干燥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试管口。

观察到试管口处有的现象。

能同时证明猜想①和②都成立。

(3)、(解释与结论)铜器表面的绿色物质俗称铜绿,是由元素组成。
(4)、(拓展与交流)①铜器表面要形成铜绿,需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②上述实验2中加热后的试管中残留有黑色圆体,后经证实是CuO,CuO和二氧化锰一样,能够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设计验证实验时,除了要验证CuO是否改变了H2O2分解反应速率,还要验证反应前后CuO的是否改变。

举一反三
化学实验课上,老师拿来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简称A溶液)和一种初中常见的含 Ba2+的溶液(以下简称 B溶液),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1)小四同学看到药品后,提出疑问:此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已经变质,他的理由是{#blank#}1{#/blank#}(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1)老师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溶液,观察到{#blank#}2{#/blank#},说明此NaOH溶液已经变质。

(表达交流)小十同学看到老师的实验后,认为可向实验1的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溶液, 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可确定A溶液中含有 NaOH,此瓶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小七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blank#}3{#/blank#}

(提出问题2)将实验1所得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C中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假设)滤液C中一定含Na+ , 可能含 OH-、Cl-、NO3-

(实验探究)小雨同学取少量滤液C,进行如下实验:

上述实验(Ⅱ)中需滴加{#blank#}4{#/blank#}.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确定溶液C中含有的离子是{#blank#}5{#/blank#},并由此确定了此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和B溶液的成分。

(总结规律)通过探究我们可以认识到:检验溶液中两种及两种以上阴离子是否同时存在时,{#blank#}6{#/blank#}的离子要先验证,若存在要将其除去,再验证或结合已知信息 判断其他离子是否存在。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