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寿春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杨敏在实验室进行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图A)与书本实验(图B)现象相同,发现在得到的黑色粉末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杨敏就图A实验中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铁粉及铁的几种常见氧化物的颜色及部分性质。

物质

铁粉

Fe2O3

Fe3O4

FeO

颜色

黑色

红棕色

黑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②实验室酒精灯的温度为400﹣500℃,酒精喷灯的加热温度在1000℃左右。

③当温度高于300℃以上,Fe2O3容易被还原成Fe3O4;当温度高于600℃以上,Fe3O4容易被还原FeO;当温度高于700℃以上,FeO容易被还原成Fe;

(提出问题)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黑色粉末的成分是:①FeO、Fe3O4②FeO③Fe3O4;④FeO、Fe3O4、Fe2O3

(1)、(分析与评价)猜想错误,理由是
(2)、装置A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
(3)、请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由对比实验可知,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产物与有关。

(实验设计)将图A实验得到黑色粉末倒在一表面皿中,用磁铁接触黑色粉末,出现现象,说明猜想②正确。

(5)、实验B最后得到的黑色固体可能是Fe和Fe3O4 , 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海设计如下实验探究其成分,请帮助他完成该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①定性研究:取少量的图B实验得到的黑色粉末于一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振荡,出现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铁。

②定量研究:取B实验得到的黑色固体20g,设计如图C实验:试推测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③有同学试图通过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来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你认为可行吗?(假设氧化铁在反应中完全反应)(填“行”或“不行”)理由是

举一反三
小红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如图所示),她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讨论】结合膨化食品的实际生产、销售过程,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1)防止运输过程中膨化食品被压碎;(2) {#blank#}1{#/blank#}。

小组同学的这一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还告诉他们,包装袋内填充的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气体。

探究二: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易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blank#}2{#/blank#}。

【查阅资料】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氧化镁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②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一种难溶性碱。

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3{#/blank#}。

【进行实验】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blank#}4{#/blank#},此现象只能说明猜想不成立。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blank#}5{#/blank#}不成立,猜想2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另取一瓶气体,向其中伸入燃着的镁条,观察现象

②取少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并滴入{#blank#}6{#/blank#},振荡观察现象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得到红色溶液

猜想2成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