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提出猜想)

猜想1:可以代替,因为镁条与氧气反应后不会产生气体

猜想2:不能代替,因为镁条可能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组装好装置后,打开止水夹,手捂集气瓶,一段时间后,松开手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烧杯中导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关闭止水夹,点燃镁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好塞子

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烟,剩余固体为白色带状物还夹杂着极少量淡黄色的固体

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烧杯中水从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  

(解释与结论)

(1)、步骤Ⅰ的实验目的是
(2)、步骤Ⅱ中,关闭止水夹的目的是
(3)、根据实验现象中的(写一个即可)可以推测猜想2成立。

①(继续探究)经查阅资料得知氮化镁(Mg3N2)为淡黄色的固体,于是小晴猜想镁条还可能会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

②(设计实验)她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③(实验结论)镁条与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举一反三

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我们建构了“两组分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

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再探究:忽略含量很低的其它物质,空气可以看成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两组分混合物。

【探究一】根据沸点低的组分先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含量。

(1)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blank#}1{#/blank#}(选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探究二】根据混合物中某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含量。

【探究方法与过程】

(2)实验1:如图1所示,用白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符号P)有剧毒,但它燃烧能比红磷更充分地消耗掉氧气,且产物相同。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blank#}2{#/blank#}。

实验2:如图2所示,利用脱氧剂缓慢氧化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记录量筒中液面读数如表:

实验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19.7

19.7

19.7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blank#}3{#/blank#}(保留至0.1%)。

若实验结束时俯视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则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blank#}4{#/blank#}(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若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中信息,实验{#blank#}5{#/blank#}(填“1”或“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

【继续探究】

(3)已知Cu+O2CuO2 , 运用上述思维模型,我们又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室温下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50.0mL

20.0mL

6.5mL

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blank#}6{#/blank#}(保留至0.1%)。

【实验分析】

(4)导致该实验数据比理论值21%小的原因不可能是{#blank#}7{#/blank#}(填序号)。

①没有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拓展计算】

(5)为了保证该实验的成功,反应前注射器中最少留{#blank#}8{#/blank#}mL气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按1/5计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