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4 种子的萌发(第2课时) 同步练习
实验装置编号 | 放入种子的数量 | 提供的环境条件 | |||
光照 | 水分 | 温度 | 空气 | ||
1 | 10粒 | 有光 | 适量 | 20 ℃ | 充足 |
2 | 10粒 | 无光 | 适量 | 20 ℃ | 充足 |
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 )
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液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 A | B | C | D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0.1% |
温度 | 20℃ | 20℃ | 30℃ | 30℃ |
培养液 | 土壤浸出液 | 土壤浸出液 | 土壤浸出液 | 蒸馏水 |
培养皿 | 实验材料 | 处理 | 温度 |
① | 干燥的种子+浸清水的棉花 | 将培养皿放在培养箱 | 室温 |
② | 干燥的种子+干燥的棉花 | 将培养皿放在培养箱 | 室温 |
①取培养皿10个,编号1-10;将脱脂棉浸湿后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250粒大小相同、饱满的秦岭岩白菜种子平均分成5份,分别放至1-5号培养皿内,盖上盖子;挑选250粒大小相同、饱满的药用蒲公英种子平均分成5份,分别放至6-10号培养跟内,盖上盖子。
③将10个培养皿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每天向培养皿中喷洒清水,保证潮湿的环境。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
不同温度条件下秦岭岩白菜种子、药用蒲公英种子发芽率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
培养皿(号) |
1、6 |
2、7 |
3、8 |
4、9 |
5、10 |
|
发芽率(%) |
秦岭岩白菜种子 |
42 |
48 |
66 |
60 |
35 |
药用蒲公英种子 |
71 |
95 |
90 |
79 |
57 |
1.科学方法 | 控制变量法:即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 |||||||||||||||||||||||||||||||||||||||||||||||||
2.变量 | 本实验中有很多变量,可分为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 (1)主要变量:温度、水分、空气等; (2)次要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 | |||||||||||||||||||||||||||||||||||||||||||||||||
3.实验方案 | 如图所示,表格内列出了各颗种子所获得的条件,将三组豌豆种子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放置5天,观察各组A、B、C种子发芽的情况。
注:表中“×”表示无,“√”表示有 | |||||||||||||||||||||||||||||||||||||||||||||||||
4.实验现象 | 只有放置在20℃左右环境温度下的B种子发芽,其他种子均未发芽 | |||||||||||||||||||||||||||||||||||||||||||||||||
5.实验结论 |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指环境条件):适宜的{#blank#}1{#/blank#}、一定的{#blank#}2{#/blank#}和充足的{#blank#}3{#/blank#}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