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8-2019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1.4 生物的进化(第2课时)
王师傅用某种杀虫剂杀灭蟑螂,开始的时候,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杀虫剂引起蟑螂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能抵抗杀虫剂
B、
杀虫剂对蟑螂进行选择,能抵抗杀虫剂的蟑螂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C、
杀虫剂的质量越来越差
D、
蟑螂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
举一反三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blank#}1{#/blank#}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blank#}2{#/blank#}的个体则容易被{#blank#}3{#/blank#}。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中生代繁盛的爬行动物--恐龙,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逐渐灭绝,从达尔文进化论来看,这是长期{#blank#}1{#/blank#} 的结果。
叶片上的气孔是空气进入和水分蒸发的通道。所以,气孔越多,植物越能获得足够多的二氧化碳,但也不能太多,否则失去的水分太多。科学家通过观察保存了200多年的一种树叶发现:在工业革命之前生活的树的树叶上的气孔比今天的树叶要多。今天的树叶在嫩叶时,气孔的数量与200年前的一样多,但在随后的生长过程中树叶失去了一些气孔。科学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植物叶片不需要那么多气孔。这是不是自然选择的案例?为什么?
蝗灾肆虐东非多国,而不同环境中的蝗虫体色不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4 微生物的结构与生殖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3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2 人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同步训练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同步训练
2025年浙教版九下科学第一单元演化的自然拔高培优试卷2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