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锁定)2019年高考语文专项对点练习:12新闻综合性选择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在大连正式发布。该报告以“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现状分析和趋势预测为核心,采集调用了8000多个种类、总计1.2亿条全球进出口贸易基础数据,综合运用数据挖掘、聚类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多种大数据分析方法,从双边贸易额、贸易商品、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合作模式等多个维度,全面、客观分析了2016年“一带一路”贸易合作总体格局、中国与沿线64个国家、以及中国内地31个省市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现状和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5.7%,较2015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自2011年以来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16年向沿线国家出口5874.8亿美元,达到近年来的高位。
[摘编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材料二:“一带一路”的实施既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时刻保有风险的警觉。
首先,沿“带”沿“路”国家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通常政治并不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政局变动,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对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此外,“一带一路”也会穿越那些社会不安定的国家和地区,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会带来巨大风险。
其次,“一带一路”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再次,实施“一带一路”必须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甚至所需投入是以百万亿计。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情况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必然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和产业的“空洞化”。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地方为了套取政策利益或为了“政绩”,不切实际地搞一些所谓的“一带一路”项目,投资巨大而收效甚微,对于这样的“面子工程”风险必须警惕。
(摘编自剧锦文《时刻需要风险警觉》)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要行稳致远,离不开“民心相通”的支撑和保障,需要实施好“增进民心相通”这项基础性工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事业,需要充分发挥各方的“主人翁”精神,把握机遇、齐心协力,将美好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相通则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建设的所有成果,归根结底是要造福各国人民,让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民众得到实惠。“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济合作,也需要真情交流和民心共振。
(摘编自钟廉言《民心相通是最基础的互联互通》)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