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普通高中保送生模拟卷科学试题

修改时间:2024-12-24 浏览次数:9 类型:中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 1.  对化学物质进行命名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可知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 )
    A . KNO2 硝酸亚钾 B .  高锰酸钡 C . NaFeO4 高铁酸钠 D .  亚磷酸氢钙
  • 2.  把20g 0℃的冰与280g10℃的水混合(不计热量损失),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为 现有一定质量的一杯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刚好使1g0℃的冰熔化为 的水,则这杯水的质量为 ( )
    A . 80g B . 100g C . 120g D . 140g
  • 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8V,内阻r =4Ω,电灯A的电阻为10Ω,电灯B的电阻为8Ω,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6Ω。闭合开关S,当滑动触头P 由a 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电灯电阻的变化),小科同学经分析得出以下四种判断:

    ①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②电压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③电灯 A 的亮度不断减小 ④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 W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4.  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不变,电阻R=20Ω,电动机绕线电阻 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当开关S闭合后,电动机M 转动起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应满足 ( )

    A . I>1.5A B . I<1.5 A C . P=15W D .
  • 5.  已知AgNO3、Mg(NO3)2、KNO3三种硝酸盐热分解化学方程式如下: +O2↑;②2Mg(NO3)2△=2MgO+4NO2↑+O2↑;③2KNO3=2KNO2+O2↑;又知 与 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量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水中,充分被水吸收后(不考虑氧气在水里的溶解),剩余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为吸收前的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则该固体的组成可能为 ( )
    A . AgNO3 B . C . D .  和  
  • 6. 有一个三棱柱的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当平行光线垂直于斜边射入,通过该玻璃砖折射和反射后,哪些界面会有光线垂直射出 ( )
    A . 只有b B . 只有c C . a 和c D . b和c
  • 7.  一定条件下,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均加入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等的稀硫酸,调整天平呈平衡状态。下列实验操作,最终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的是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
    A . 相等质量的 Fe、CaO,反应后盐酸有剩余 B . 相等质量的 Al、Zn,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C . 相等质量的 Mg、Al,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 D . 5.6gFe和1.8gAl,两种金属完全溶解
  • 8. 如图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额定功率也相同。如果电压U缓慢升高,则最先烧坏的电阻应是 ( )

     

    A . R1或R2 B . R3或R4 C . R5 D . R2
  • 9. 如图所示为复杂电路的一部分,电阻R1、R2、R3的阻值之比为1:2:3,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4:1:2。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为 ( )

      

    A . 2:1 B . 1:1 C . 3:1 D . 4:1
  • 10. 如图,一个圆台形的筒子,下方有一重力忽略不计的薄片贴住,浸入水中后,薄片不会下落,如果筒中注入100g酒精,恰能使它脱落,则下列情况哪种能使薄片下落 ( )

      

    A . 在薄片中央轻放100g砝码 B . 慢慢注入100g水 C . 慢慢注入100g水银 D . 上述三种做法都不行
  • 11.  Fe、Mg 、Al三种金属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其原因是:

    ①Fe、Mg、Al的质量相等,盐酸足量;

    ②Fe、Mg、Al的质量比是56:24:27,盐酸足量;

    ③Fe、Mg、Al的质量比是28:12:9,盐酸足量;

     ④Fe、Mg、Al均为过量,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和质量都相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③
  • 12.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h 高处以相同的速度抛出,一次斜上抛,沿a 运动轨迹落地;另一次水平抛;沿b 运动轨迹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落地时动能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沿 a 轨迹大 B . 沿b轨迹大 C . 沿a、b轨迹一样大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3. 质量分布均匀的直杆AB 置于水平地面上,现在 A 端施加外力F,缓慢抬起直杆至竖直,B端始终和地面之间保持相对静止,F的方向始终和直杆垂直,该过程中直杆B 端受到的摩擦力 ( )

      

    A . 保持不变 B . 先减小后增大 C . 逐渐减小 D . 先增大后减小
  • 14.  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悬挂在质量为M 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的顶端,此时台秤的读数为(M+m)g。从烧断悬线开始,到小球滚到半圆轨道底部这段时间内,台秤的读数 ( )

       

    A . 一直小于(M+m)g B . 一直大于(M+m)g C . 先小于(M+m)g,后大于(M+m)g D . 先大于(M+m)g,后小于(M+m)g
  • 15. 入冬以来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小金同学不小心患了病毒性感冒,体温达40℃左右,他立即服用达菲,达菲是治疗病毒感染有效的药物,但这个药物最好在患病 36 小时之内服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达菲提供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B . 该同学体温一直维持在 40℃左右,此时他的产热大于散热 C . 服用达菲是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D . “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 16.  把质量为50g的小木块放入底面积为 的盛有水的小圆简内,小木块的一半浮于水面上。再把小圆筒放入盛有水的大圆筒中,能浮于水面上,此时大圆筒内水深h1为20cm,底面积为 400 cm2 , 小圆筒底离大圆筒底距离. 为10cm,如图所示。(g=10N/ kg)

    (1) 小圆筒整个装置质量为 kg。
    (2) 若把小木块从小圆筒中取出后放入大圆筒内,稳定后大圆筒中的水对底部的压强为. Pa,此时h2 cm。
  • 17. 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盐水和冰块,冰块与容器底接触,液面恰好与容器口相平,冰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当冰熔化后,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溢出的液体重力G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8.  碱式碳酸铝镁 常用作塑料阻燃剂,受热分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氧化物。

    (1) 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除了因产生二氧化碳,还因为
    (2)  中a、b、c、d 的代数关系式为 。 
    (3) 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39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

    ②另取678g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样品在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碱式碳酸铝镁样品中的c:d=

  • 19.
    (1) 如图所示,一块光滑的木板AB水平放置,左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光滑铰链连接,右端悬挂在一根细绳OB上,板上放着质量相等的木块M和N,M和N 之间用轻弹簧连接,开始时,弹簧被压缩且用细线拉住,并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M和N 在板上来回振动。在此过程中细绳OB 的拉力将。(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时大时小”)
    (2) 在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灌有密度为ρ的液体,左管上端另有一小段同种液体将一部分空气封在管内,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设大气压强为p0 , 则封闭气体的压强为;若将右管内的液体取出一些,当重新平衡时,左边管内被封闭的空气柱体积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0. 古代起重的一种辘轳如图所示,轴的大半径R=30cm,小半径r=20cm ,摇把离轴中心为 L=50cm,若不计摩擦,滑轮、辘轳的重力的影响,要提升一重G=500N的重物,则摇把上的力F至少为
  • 21.  如图所示的容器A 里封闭有气体,粗细均匀的玻璃管里有水银柱,若测得 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则可知A 中气体的压强是 Pa。(水银的密度为: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

  • 22.  在做完“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小明突然想到:是否可以测得实验所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呢? 小明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试管中反应的剩余物过滤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现象。

    ③将滤渣干燥后称量,质量为0.5g。

    ④向滤液中加入10%的 溶液,获得了相关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

    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石灰石中的其余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1) 第②步中小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
    (2) 在 溶液加到图象中显示的C点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
    (3) 第①步中如果在过滤时没有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则测得碳酸钙的含量将。(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 根据图象及相关的数据可求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多少? (C:12, Ca:40, Na:23,O:16, Cl:35.5)
  • 23.  图中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绿色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 溶液中( 溶液能分解产生 气体),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器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见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 溶液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曲线 ab段说明随着 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是
    (2) 如果要在曲线 bc段对应的 NaHCO3浓度范围内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至少答出两点)。
    (3) 在c 点以后叶圆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时间变长的最可能原因是:
  • 24. 实验室里临时要用NaOH溶液和CO2来制取纯Na2CO3溶液。已知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过程中极易生成过量 且无明显现象。实验室有下列试剂:①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②37%的盐酸 ③37%的硫酸 ④14%盐酸 ⑤大理石 ⑥K2CO3固体  实验室有下列仪器:铁架台、启普发生器、量筒、烧杯、橡皮管、玻璃导管、分液漏斗。

    已知下表中各物质在常温时的溶解度(g/100g水)

    Na2CO3

    NaHCO3

    NaCl

    Na2SO4

    NaHSO4

    NaOH

    15.9

    8.4

    35

    35.5

    20

    40

    (1) 本实验应选用的仪器除启普发生器、橡皮管、玻璃导管外,还需要
    (2) 为保证制得的 溶液尽量纯,应选用的药品(填编号)除①外,还需要
    (3) 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直到制得纯 溶液(仪器安装可省略)
    (4) 根据给出的溶解度表,求出当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多少时,在配制过程中会有晶体析出(写出计算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