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 轴对称 期中复习

修改时间:2022-10-17 浏览次数:59 类型:复习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单选题

  • 1. 已知,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则这两个图形(   )
    A . 全等 B . 不一定全等 C . 面积不一样大 D . 周长不一样
  • 2. 篆体是我国古代汉字书体之一,下列篆体字“复”,“兴”,“之”,“路”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 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看作是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得到的,下列由得到的变化过程错误的是(   )

    A . 沿轴翻折得到 B . 沿直线翻折,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 C . 向下平移个单位,再沿直线翻折得到 D . 向下平移个单位,再沿直线翻折得到
  • 4. 如图,关于直线l对称, , 则的度数为( ).

    A . 30° B . 50° C . 90° D . 100°
  • 5. 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等边三角形 B . 正方形 C . 含锐角的直角三角形 D .
  • 6. 如图,在ABC中,∠C=90°,分别以A、B为圆心画弧,所画的弧交于两点,再连接该两点所在直线交BC于点D,连接AD.若BD=2,则AD的长为(       )

    A . B . C . 1 D . 2
  • 7. 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垂足为M,N.且分别交BC于点D,E.若∠DAE=20°,则∠BAC的度数为(  )

    A . 100° B . 105° C . 110° D . 120°
  • 8.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BD平分∠ABC B . △BCD的周长等于AB+BC C . AD=BD=BC D . △BCD的面积等于△BED的面积
  • 9. 如图,△ABC中,AB=AC,∠B=40°,把△ABC的边AC对折,使顶点C和点A重合,折痕交BC于D,连接AD,则∠BAD的度数为(    )

    A . 50° B . 55° C . 60° D . 65°
  • 10. 在△ABC中,∠BAC=90°,AB>AC,∠B≠30°,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BC边上找一点D,使AD=BD,下列作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1. 如图,点内一点,点关于的对称点为 , 点关于的对称点为 , 连结于点和点 , 连结 , 则的大小为度.

  • 12.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沿折叠,若 , 则

  • 13. 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 与点 关于点 对称, 两点对应的实数是 ,则线段 的长为.

  • 14. 如图,在 中, 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 ,交 于点 的周长为13cm, ,则 的周长cm.

  • 15. 如图,在中, , AB的中垂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在下列结论中:

    ①BD平分;②点D是线段AC的中点:③;④的周长等于

    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

  • 16. 如图,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C的外角平分线AD于点D,DF⊥AB于点F,且AB>AC,试探究BF、AC、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17. 如图,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DE⊥BC,交∠BAC 的平分线AE于点E,EF⊥AB,垂足为F,EG⊥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G.试判断线段BF、CG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 18. 如图,在 中,边 的垂直平分线 于E,交 于D,若 的周长为 ,求 的周长.

  • 19. 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E、点D,∠A=36°.求证:AD=BC.

  • 20. 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若BC=13cm,则△ADE周长是多少?

  • 21. 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 , 交BC延长线交于点E , 连接AE , 如果∠B=50°,∠BAC=21°,求∠CAE的度数.

  • 22. 如图, 中, ,边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两点.试写出线段 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 23. 如图,在△ABC中,∠A=60°,∠ABC=2∠C,B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边于点D,交BC边于点E,连接BD,求∠ADB的度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