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3-09-08 浏览次数:111 类型:月考试卷
材料一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为“分岁”;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西晋)周处《风土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材料二 宋代饮食文化蓬勃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①据记载,当时汴京有大酒楼72家,宾朋满座,气势不凡,小型的饭馆酒家不计其数,多为特色经营。②特色饭馆中著名的有:王楼包子、曹婆婆肉饼、梅家鹅鸭、张家乳酪、万家馒头等等。③《武林旧事》一书在“果子”一项中介绍了玉屑糕、琥珀蜜等42种食品,在“菜蔬”一项中介绍了脂麻辣菜等21种,在“粥”一项中介绍了七宝素粥、五味粥等8种。④“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代,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表达了人们阖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摘编自侯彦喜《宋代饮食文化初探》
材料三 唐、宋以后商业和货币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平民士子逐步登上政治舞台……公元8到13世纪,都市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表现为本土传统的丰富与成熟,无论在艺术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均是如此。高雅文化与前代相比更为精致、多元,参与者也大大增加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技法风格到了宋代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代表作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六朝以来盛行不衰的诗歌在唐朝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有李白、 ① 等。诗歌衰落了,脱胎于唱曲的词却兴盛起来,代表人物如 ② 等。词后来日益僵化,而散曲则代之而起,后来,戏曲与小说发展成为高度成熟的杂剧和小说。明代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和 ③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是 ④ 。这种大众文艺的兴起,显然与教育程度和中国文化的都市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史》
酒楼众多:;节日饮食文化内涵丰富:;食品种类多种多样:。
① ② ③ ④
因素:。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孝文帝迁都前对大臣说“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正是想让你们的子孙后代逐渐接受好的风俗、博见多闻)”。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少数民族用牛耙地图 (甘肃出土) | 北魏帝王出御图(河南出土) |
汉人胡食图(甘肃出土) | 胡旋舞扁陶壶(河南出土) |
材料四
辽、西夏、北宋形势图
材料五 阿保机建国后,任用汉族知识分子为官,仿照中原地区的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澶渊之盟后,宋辽边界贸易兴旺。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新京版《历史》教材
材料一 汉兴,扫除繁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汉书·景帝纪》
材料二 关于宋代制瓷业的材料
自1949年以来,考古发现的古代瓷窑遗址分布于我国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个县,其中分布有宋窑的达130个县,占总数的75%。由于宋瓷大量向海南诸国出口,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畅销货,因而在对外贸易的港口附近建立了不少的瓷窑。如福建路泉州、同安、南安、安溪、莆田所制瓷器,多通过泉州港出口;两浙路武义、东阳以及其他州县的烧瓷,则通过杭州、明州出口。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四 瓦特的万能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19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发明层出不穷,人类的智慧像魔术般的将电灯、电话、电报、电站、电车、电机、电缆等新生事物接二连三地呼唤出来。传统的农业和半农业、乡村和半乡村社会迅速告别历史舞台,人类满怀激情地迎来城市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新阶段。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某些质变,集中化、垄断化以及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大大加强。
——摘编自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五 美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部分)
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21世纪则是属于中国的。
——美国著名金融学家吉姆·罗杰斯
材料一 北京建都历程
朝代 |
名称 |
简介 |
金 |
中都 |
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治所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
元 |
大都 |
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为都,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 |
明 |
北京 |
1421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 |
清 |
北京 |
1644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北京 |
1949年9月,……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材料二 予编京师五城坊卷胡同集,附载京师八景、古迹、山川、公署、学校、苑囿等,分置五城,排列坊卷,又为总图于首。披图而现,京师之广,古今之迹,了然于目,视如指掌,使京师坊巷广大数十里之外,不出户而可知,庶五城胡同浩繁几千条之间,一举目而毕见。
——摘编自(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序》
材料三 北京作为拥有 800多年建都史、30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北京不仅拥有故宫、长城、颐和园等闻名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有着京剧、相声、抖空竹、北京玉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厂甸庙会等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基本依靠口传身授进行有效传承的传统技艺,见证了北京发展的历史,承载着北京社会的文明,蕴含着北京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艺术,使北京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有了可供挖掘的历史文化金矿。
——摘编自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国家级》
材料四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梁思成、林徽因《北京城的历史与未来》
材料五 中国河北雄安新区位于京津冀地区核心腹地,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组成……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
——《中国河北雄安新区》
①通过言传身教传承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主要特点。()
②北京有着故宫、长城、相声、北京玉雕等著名的物质文化遗产。()
③北京市现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④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体现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