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文物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文物反映唐朝时期社会风貌的是(   )
A、半两钱 B、殷墟甲骨 C、京剧早期戏服 D、三彩骆驼俑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宝藏》节目所展示镇馆之宝

材料二:为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学们翻阅书籍,整理了以下资料: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

1937年7月17日,周恩来等与蒋介石在庐山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19日,蒋同意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设立总指挥部。

1937年7月28日,南苑被日军攻陷,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殉国。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中国军队前后有70个师参战,战役历时3个月,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大夫因治疗伤员感染,在河北唐县逝世。

1940年5月30日,爱国侨领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到延安。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开始,至12月15日结束。八路军在华北同时出动105个团40万兵力及20万民兵,向以正太铁路为中心的日占主要交通线进行总破袭。

1945年,美、英、苏、中四个发起国联合邀请各国参加旧金山会议。中国为《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为签署《联合国宪章》的第一签字国。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中写道:“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材料三: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

——摘自《邓小平文选》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亚太经和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粮食见证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   良渚文化时期(公元前3300-前2300年),稻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稻田划分规整呈条块状,田间还有人工挖掘的水渠用于灌溉,稻米成为良渚先民们的主食首选。良渚人还会狩猎各种野生动物来补充营养,也会用渔网捕鱼,并用黑陶烧制网坠,提高捕鱼的成功率。从目前良渚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来看,良渚人已经开始饲养家猪。从良渚内城河道以及外城遗址中发现的各种植物果实和种子来看,良渚人食用的水果有桃、李、杏、梅、柿子、甜瓜、山葡萄等,种类十分丰富。

——摘编自蔡璐《良渚:五千年前的都城》

材料二

时期

相关资料

汉代

中原地区已经普遍使用铁制工具、马耕和牛耕进行耕作

唐代

垦田面积扩大,发明并推广了   ①     , 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宋代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稻农利用秧马进行拔秧耕作的效率得到提高

在宋朝朝廷的提倡下,由越南传入的     ②    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材料三   16世纪许多美洲作物随着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不断向外传播。一些海外新作物在明末清初先后被引入我国,其中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种来自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尤为重要。随着它们的推广种植,不仅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剧增带来的粮食压力,丰富了广大人民的饮食生活,增添了新的饮食品种,也使我国很多地区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摘编自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人民饮食生活的影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