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卷
材料一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为“分岁”;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西晋)周处《风土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材料二 宋代饮食文化蓬勃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①据记载,当时汴京有大酒楼72家,宾朋满座,气势不凡,小型的饭馆酒家不计其数,多为特色经营。②特色饭馆中著名的有:王楼包子、曹婆婆肉饼、梅家鹅鸭、张家乳酪、万家馒头等等。③《武林旧事》一书在“果子”一项中介绍了玉屑糕、琥珀蜜等42种食品,在“菜蔬”一项中介绍了脂麻辣菜等21种,在“粥”一项中介绍了七宝素粥、五味粥等8种。④“元宵”这种食品名称,据说出现于宋代,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天上一轮圆月朗照,人间则聚食形如满月的元宵,表达了人们阖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摘编自侯彦喜《宋代饮食文化初探》
材料三 唐、宋以后商业和货币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平民士子逐步登上政治舞台……公元8到13世纪,都市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表现为本土传统的丰富与成熟,无论在艺术领域还是其他领域均是如此。高雅文化与前代相比更为精致、多元,参与者也大大增加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技法风格到了宋代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代表作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六朝以来盛行不衰的诗歌在唐朝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有李白、 ① 等。诗歌衰落了,脱胎于唱曲的词却兴盛起来,代表人物如 ② 等。词后来日益僵化,而散曲则代之而起,后来,戏曲与小说发展成为高度成熟的杂剧和小说。明代有《三国演义》、《水浒传》和 ③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是 ④ 。这种大众文艺的兴起,显然与教育程度和中国文化的都市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史》
酒楼众多:;节日饮食文化内涵丰富:;食品种类多种多样:。
① ② ③ ④
因素:。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