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1-06-03 浏览次数:260 类型:小升初模拟
_____________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他一番忠告,说:“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记,用心想。”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记忆力不好而是他读书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的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的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重点的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从此,他每读完一段书,就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点,且留心把重点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
①囫囵吞枣:
②日积月累:
②听了朱熹的忠告后,他又是怎么读书的?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可老而捐之?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②,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为何收舆?”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舆,故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舆;手推的小车。])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