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202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他一番忠告,说:“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记,用心想。”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记忆力不好而是他读书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的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匆忙草率的读书,既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重点的进行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从此,他每读完一段书,就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点,且留心把重点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的词语。

①囫囵吞枣:

②日积月累:

(3)、①陈正之以前是怎么读书的?

②听了朱熹的忠告后,他又是怎么读书的?

(4)、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韶关的秋晨

    秋天的黎明时分,四下里一片寂静,听不见一丝声响。向远处望去,只看见丝丝缕缕的乳白色的薄雾,悄悄地从花草间漫到树林中,在家家户户的房顶上无声无息地流动着,翻滚着。深蓝色的天幕上,几颗星星毫无表情地眨着眼睛。

    过了一会儿,天边渐渐发白,太阳微微探出脑袋,露出小半张通红通红的圆脸。浓雾在慢慢消退,瞬间,又潮汐似的涨了过来,整个田野一下子全笼罩在白茫茫之中。太阳此时变得朦朦胧胧的,像褪了色的红纸,毫无光泽地贴在公路尽头的那片白杨树林里。

    天地间灰蒙蒙的一片,几乎分不清楚东南西北。行人像被舞台上的聚光灯罩着,无论走到哪儿,浓雾都如冷美人似的飘过来,避开去,再绕上前,用轻纱般的纤指抚摸你的脸庞,撩拨你的头发,牵扯你的衣服,想赶又赶不走,想挥又挥不去。

    终于,绯红的太阳从那片白杨树林里跃了出来,红灯笼一样坚定地高悬于碧蓝的天边,开始了他一日里全新的征程。天地间顿时像被谁注入了无限的希望和无穷的力量,重新抖擞起了精神。远远地,有人快乐地唱起了水乡民歌,歌声在宁静的田野上空久久回荡,并穿透晨雾越飘越远。公路两旁的稻田不断地散发出成熟的芳香,只是稻穗上还悬浮着一层薄薄的晨雾。一阵阵凉丝丝的晨风习习吹过,半空中好像多了只看不见的口袋,自南而北缓缓地把这些仅剩的薄雾也统统收了进去。

    哦,崭新的一天开始了,多么迷人的水乡秋晨!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崂山的瀑布

    ①崂山不高,不如泰山那样雄伟,华山那样险竣,黄山那样秀丽,恒山那样秀美。却有其独特的风采。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左边是山,右边就是海,人在山海之中,立即感到心胸开阔,静气怡神。

    ②海的宽阔让人自愧不如,而山中也有一景让海望山兴叹,那就是瀑布。

    ③从山脚台阶而上,首先看到山中奔腾的溪水,再往上走,水渐渐地宽阔了,在一个低注处蓄成了一个小潭,前边一道白练隐约可见,隆隆的水声传入耳际,这便是“龙潭瀑”了。

    ④“龙潭瀑”很壮观,高几十米,宽六七米,上窄下宽,像一把微微打开的玉扇倒悬在山石之上。虽称不上“飞流直下三千尺”,但也从空中直泻而下,像是哪个法力无边的仙人向人间挥洒着玉液琼浆,捧一口喝下去,顿觉爬山时的倦意和满身的暑期全消,清凉直透心脾,唇边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真正的玉液琼浆还会比这崂山的水好多少呢?

    ⑤瀑布流下的水形成一个不大的小潭——龙潭。潭水清澈透明,潭底的每一块碎石都历历在目、清水倒映出了天、云、山瀑,这是一幅大自然在水面作出的画,阳光又给这幅美妙绝伦的画镶上金色的边框,使人不得不叹息:谁能在这水面上作画呢?大自然是不能企及能工巧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