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21 类型:期末考试
据统计,沙漠、荒原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尽管大漠、荒原 , 但它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古往今来,很多人投身于这些 , 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材料一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①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熏衣草。在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 )。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 ),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 )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③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 )了。④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
(选自《植树的牧羊人》)
材料二 最美奋斗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用16年时间在青藏高原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每找到一颗新种子,从收集到运送都需要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 的钟扬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他突发脑溢血,可离开ICU刚半年,他就又偷偷进藏了。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53岁。但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据《人民日报》“爱国情奋斗者”专题报道编写)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七年级(2)班的同学准备进行“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某市成年居民每天阅读各媒介接触时长
你从图表中发现成年居民每天借助媒介阅读的时长居第三位。
通 知
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同时帮助大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现决定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选定《西游记》为共读书目,读后进行交流。每位参加的同学还可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阅读。
2019年12月15日
①②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例句:宋之丁氏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说明书
(药品名称):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温水冲服。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
体重(公斤) |
一次用量(袋) |
一日次数 |
1-3 |
10-15 |
0.5-1 |
一日3次 |
4-6 |
16-21 |
1-1.5 |
一日3次 |
7-9 |
22-27 |
1.5-2 |
一日3次 |
10-12 |
28-32 |
2-2.5 |
一日3次 |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用药3-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分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危险;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说明书内容有删减)
暖暖的泥火盆
张光恒
①凛冽的寒风吹起,坐在空调暖房的我们,不由得忆起虽贫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的童年生活来。
②那时,天气似乎比现在冷得多,乡间小道上,常见路面被冻裂开来,裂纹纵横交错,犹如破旧的蜘蛛网,冻得鼻头红红、脸儿青青的我们,在河里的冰面上,疯玩够了后,如一群小老鼠般,匆忙地钻进挂着草帘、温暖异常的土屋内。
③其时,屋子里的中央,放着的泥火盆里,炭火红红,像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火盆边围着一圈烤火的乡亲,咯咯拉拉的东家长、西家短,谈天说地,整个屋内气氛热烈,犹如春天。
④这泥火盆是旧时农村所特有的东西。家境殷实的,多买一个铁盆,当作火盆,可是那时候,整个农村,又有多少富裕的农户呢?所以,多数用的就是泥火盆。
⑤爷爷有一手做泥火盆的好手艺,整个过程,大约得半小时。他先从南坡地里,挑来韧性较好的黄胶泥土,用清水拌成糊状,再往里面添加一些麦秸杆,做泥巴的“筋骨”,用镢头砸匀,在地上反复摔打,成了一个大泥团,就可以使用了。心细的爷爷,平时会捡拾一些漏水破烂的土瓦盆放到家里,用作泥火盆的胚子,做时,用双手挖捧起刚和好的泥,往准备好的破土瓦盆上甩,他不停地用力把泥巴甩在破瓷盆上,看厚度差不多了,就伸手在水盆里,捧一捧清水,沥在已显雏形的火盆坯子上,就着那清水,把泥盆的里外面,用手抹得溜光、水滑。爷爷干活儿很认真,容不得有一丝纰漏出现,泥火盆的里外两面,光滑得须得如镜子般,各个部位厚薄一致,成正圆形,不歪不斜,线条圆润,整体看来舒服协调,才住手,看起来简直是做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⑥我家的泥火盆,曾经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那盛着炽热炭火的小盆,盆沿边上,被爷爷匠心独运地用小木棒,画上了小鱼、小鸟,那些小动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嘘”一声,就会被吓飞、吓跑。年迈的爷爷,有时候,就把盛有高粱烧的小瓷壶,用牛皮纸塞住口儿,再用铁铲在火盆里扒开一个小坑,放进小瓷壶,埋住,一会儿,酒香就溢满了整个小屋。爷爷惬意地拿出来,就着嘴,抿几口后,脸儿就被烧酒醺得红彤彤的了,等到兴致高了,就大声给我们讲《穆桂英挂帅》《封神演义》等古书里的故事,乡音方言,声情并茂,听起来,贴心近肺,大大激发了我的美好想象。有时,奶奶也会把花生、土豆埋到快要燃尽的热灰里,半个时辰,就可以吃,现在似乎感觉,任何美味佳肴,都赶不上儿时火盆里的熟花生、土豆那美好的味道。
⑦现在,农村的泥火盆,已属“明日黄花”,风光不在,以前家家使用的泥火盆,早已不见踪影,被空调、暖气炉取而代之,曾经为乡亲做泥火盆的爷爷,不免有些落寞,我打着手势,询问耳聋的爷爷,以前我们家曾经使用过的火盆,还找得到吗?一向耳聋的爷爷,竟意外地听明白了,他摆摆手,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神色,什么话都没说,转身走了。
屋子里的中央,放着的泥火盆里,炭火红红,像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