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133 类型:高考模拟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长达5000多年的生态文化孕育着丰富的中华文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  △   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      ),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对于理解农耕文明便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  △   的星空,眼前是   △   、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河流,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文化   △   人类社会的文化,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荡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孕育  神秘莫测  不着边际  构建 B . 形成  讳莫如深  广袤无垠  创立 C . 孕育  神秘莫测  广袤无垠  构建 D . 形成  讳莫如深  不着边际  创立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农耕文明以中华文明为标志 B . 农耕文明对人类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C . 中华文明具有上述的文化特征 D . 中华文明即以农耕文明为标志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中华民族向来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过丰富的生态文化。 B .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C .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生态文化孕育着丰富的中华文明。 D .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长达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过丰富的生态文化。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希腊神话相比,中国神话具有独特价值。在过去的神话研究中,总是存在着误区,认为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相比差一大截,认为中国神话是残篇断简,而希腊神话长篇大论。这给人的感觉是中国的神话低人一等,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多数人看到的希腊神话,是十九世纪德国诗人施瓦布的改写创作本。所以那些故事,很难说就是希腊神话的本来面目。而中国的神话研究,对于两千年前的故事,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那不是正宗的神话。研究者对于千年前的文献,如《汉武故事》《搜神记》《列仙传》中那些完整的描述,都不敢当作神话材料,担心那不是原始神话,事实上那是货真价实的神话。如果以施瓦布的希腊神话故事来比照,《西游记》《封神演义》那样波澜壮阔的故事,更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神话作品。所以,今天如何看待神话的文本,是需要观念变革的,是需要公平和理性的态度的。

        神话不单纯是原始社会的特产,更是人类理想主义的作品,标识着现代人的精神路径,现代中国人至今还在为实现两千年前嫦娥奔月的神话而奋斗。中国神话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与现代性契合度很高。比如,今天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就是中国的神话人物之所以成为神话的原因之一。伏羲发明舟船,黄帝发明车辆,女娲发明笙簧,他们都是圣人神人,所以中国古人把工匠称为“圣人之作”。中国神话不仅赞扬工匠,许多记录神话故事的作品,本身也是杰出工匠精神的体现。

        中国神话具有“抗争”精神,这是中国崛起的一种精神力量。但同时,中国神话也具有包容谦让、共赢共荣的精神。把中国神话的主体精神片面解读为“抗争”,容易引起世界人民对于中国人民与中国文化的误解。

        中国文化是多元的,面对山岳,除了抗争,也有敬畏、崇拜。《史记》这样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的盟会,这次盟会就发生在山上。山岳是中国文化的起源地,因此是朝拜之地。二十世纪前期,愚公移山故事的弘扬富有时代感,而二十世纪后期,愚公移山故事讲述改造自然,就有陷入单一化之嫌,没有理解中国山岳神话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今天我们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应该回到坚韧不拔的品格传承上来,回到传承不畏强暴,挺直民族脊梁的气概方面来。

        中国神话是中国优秀民主传统的呈现。尧舜禹禅让的神话故事,强调公正,选贤授能,而不是把公权力当作私产,呈现出浓厚的民主氛围。尧去世后,舜料理了丧事,并没有急着去接班掌权,而是退避三舍,让尧的孩子丹朱去执政。但是老百姓办事都去找舜,不找丹朱。这样丹朱也感觉自己不适合掌管联盟大权,便到南方开拓,成为南方很多族群的祖先。丹朱的逊让是值得赞美的,逊让也是一种开拓,没有逊让,丹朱就不会成为南方的开拓者。帝尧的让,帝舜的让,丹朱的让,成了一种高贵的中国精神,中国人面对权与利的时候,不是无原则地争夺,而是充满敬畏,让贤者担当。

        今天,我们在重述神话时,一方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在神话传述中开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此我们需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神话进行一次系统整理,体现出中国神话精神的统一性与多元性,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相适应,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传承的节奏相适应。中国神话有抗争,也有礼让;有拒斥,也有包容。中国神话以自己的博大拥抱世界,以自己的文明与文德应对四方。

    (摘编自田兆元《中国神话与中国精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神话残缺不全,所以《汉武故事》虽有完整描述,很多研究者仍然认为那不是神话材料。 B . 神话在原始社会开始产生,中国神话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伏羲、黄帝等成为了神话中的经典人物。 C . 愚公移山在二十世纪前后期有不同的理解,后期的时代感主要体现在弘扬其中包含的坚韧不拔的品格。 D . 舜料理尧的后事却未直接掌权,丹朱虽掌权却自感不合而开拓南方,主要体现的是他们二人的谦让美德。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论证严谨缜密。 B . 文章以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异为立论的基础,论证了中国神话的独特价值。 C . 通过分析中国神话的抗争、敬畏、民主的精神特征,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处。 D . 文章在论证中国神话的民主精神时,将尧、舜和丹朱的逊让做法进行了对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伏羲、黄帝、女娲是圣神合体,可见神话中记载的都是为社会进步而奋斗的人物。 B . 如果要打破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地位认知的困局,需要我们革新观念,改变态度。 C . 中国神话的精神是丰富的多元的,“抗争”精神并非唯一主体,解读时应有所辨析。 D . 今天重述神话应传承与开创并举,其蕴含的精神要适应文化格局和现代传承节奏。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  时代之重》)

        材料三: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

        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尽管中国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不容易。 B . 将“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市场和老人的共赢。 C . 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这是农村空巢老人不可忽视的安全现状。 D . 中国之所以会有数量惊人的老年人群体,主要是因为国家还不够富强,人民未富先老。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问题表现在慢性疾病等方面,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是保障安全的重要途径。 B . 2020年,我国空巢老人数量预计将接近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的一半,养老服务压力将更大。 C . 空巢老人现象,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矛盾,而化解这种现象,只有等待现代化过程结束。 D . 老年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较难充分地享受到由“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的养老服务。
    (3) 如何有效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水洗尘

    迟子建

        礼镇的人把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所谓“放水”,就是洗澡。而郑家则把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

        天灶住的屋子被当成了浴室。火墙烧得很热,屋子里的窗帘早早就拉上了。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爷爷未过世时,他是第一个洗澡的人。他洗得飞快,一刻钟就完了,澡盆里的水也不脏,于是天灶便就着那水草草地洗一通。

        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天灶便不再理论,不过兀自嘟嚷了一句,“我讨厌过年!年有个什么过头!”

        家人便纷纷笑起来。自从爷爷过世后,奶奶在家中很少笑过,哪怕有些话使全家人笑得像开了的水直沸腾,她也无动于衷,大家都以为她耳朵背了。岂料她听了天灶的话后也使劲地笑了起来,笑得痰直上涌,一阵咳嗽,把假牙都喷出口来了。

        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

        母亲也说:“奶奶一年也不出门,身上灰不大,那水还干净着呢。”

        天灶并未搭话,他只是把柴禾续了续,然后提着脏水桶进了自己的屋子。湿浊的热气在屋子里像癫皮狗一样东游西蹿着,电灯泡上果然浮着一层鱼卵般的水珠。天灶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出去倒水。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满桶的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眼睛里现出格外凄凉的表情。

        “你嫌奶奶——”她失神地说。

        天灶什么也没说,他拉开门出去了。外面又黑又冷,他摇摇晃晃地提着水来到大门外的排水沟前。冬季时那里隆起了一个肮脏的大冰湖,许多男孩子都喜欢在冰湖下抽陀螺玩,他们叫它“冰嘎”。他们不仅白天玩,晚上有时月亮明得让人在屋子里呆不住,他们便穿上厚棉袄出来抽陀螺,深冬的夜晚就不时传来“啪——啪——”的声音。

        天灶看见冰湖下的雪地里有个矮矮的人影,他躬着身,似乎在寻找什么,手中夹着的烟头一明一灭的。

        天灶听出是前趟房的同班同学肖大伟,便一边吃力地将脏水桶往冰湖上提,一边问:“你在这干什么?”

        “天快黑时我抽冰嘎,把它抽飞了,怎么也找不到。”肖大伟说。

        “你不打个手电,怎么能找着?”天灶说着,把脏水“哗——”地从冰湖的尖顶当头浇下。

        “这股洗澡水的味儿真难闻。”肖大伟大声说,“肯定是你奶奶洗的!”

        “是又怎么样?”天灶说,“你爷爷洗出的味儿可能还不如这好闻呢!”

        肖大伟的爷爷瘫痪多年,屎尿都得要人来把。

        “你今年就着谁的水洗澡?”肖大伟果然被激怒了,他挑衅地说,“我家年年都是我头一个洗,每回都是自己用一盆清水!”

        “我自己也用一盆清水!”天灶理直气壮地说。

        “别吹牛了!”肖大伟说,“你家年年放水时都得你烧水,你总是就着别人的脏水洗,谁不知道呢?”

        “我告诉你爸爸你抽烟了!”天灶不知该如何还击了。

        “我用烟头的亮儿找冰嘎,又不是学坏,你就是告诉他也没用!”

        天灶只有万分恼火地提着脏水桶往回走,走了很远的时候,他又回头冲肖大伟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

        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迤逦的银河“刷”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为他除去积郁在心头的怨愤。

        奶奶的屋子传来了哭声,那苍老的哭声就像山洞的滴水声一样滞浊。

        天灶拉开锅盖,一舀舀地把热水往大澡盆里倾倒。这时天灶的父亲过来了,他说:“看你,把奶奶惹伤心了。”

        天灶没说什么,他往热水里又兑了一些凉水。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

        “该谁了?”天灶问。

        “我去洗吧。”父亲说,“你妈妈得陪奶奶一会儿。”

        天灶把锅里的水添满,然后又续了一捧柴禾,就悄悄离开灶台去奶奶的屋门前偷听她絮叨些什么。

        奶奶边哭边说:“当年全村的人数我最干净,谁不知道哇?我要是进了河里洗澡,鱼都躲得远远的,鱼天天呆在水里,它们都知道身上没有我白,没有我干净……”

        天灶忍不住捂着嘴偷偷乐了。

        母亲顺水推舟地说:“天灶这孩子不懂事,妈别跟他一般见识。妈的干净咱礼镇的人谁不知道?妈下的大酱左邻右舍的人都爱来要着吃,除了味儿跟别人家的不一样外,还不是因为干净?”

        奶奶微妙地笑了一声,然后依然带着哭腔说:“我的头发从来没有生过虱子,胳肢窝也没有臭味。我的脚趾盖里也不藏泥,我洗过澡的水,都能用来养牡丹花!”

    奶奶的这个推理未免太大胆了些,所以母亲也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天灶更是忍俊不禁,连忙疾步跑回灶台前,蹲下来对着熊熊的火焰哈哈地笑起来。

    (节选自迟子建《清水洗尘》,2006年哈尔滨出版社)

    (1) 下列关于小说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礼镇上的人们每到腊月二十七就要放水,认认真真地洗个澡,这在年关洗的澡,是一种习俗,带上了一种信仰的味道。 B . 从8岁起天灶就承担了烧水倒水的任务,甚至了解父亲、母亲和妹妹洗澡时的水温要求,体现了他勤劳、细心、体贴的性格特点。 C . 天灶倒掉奶奶洗澡水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冲突。小说没有写得剑拔弩张,相反却把奶奶写成了一个“老小孩”,令人忍俊不禁。 D . 小说景物描写冷静客观。如“电灯泡上浮着鱼卵般的水珠”,“银河仿佛是清冽的河水”,天灶回到灶台前看到“熊熊的火焰”等。
    (2) 请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点。
    (3) 小说以“清水洗尘”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 , 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 , 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将授以爵位 , 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

        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B . 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C . 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D . 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弱冠,一种成人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并赐以字,以示成年。后世泛指二十左右的年轻男女。 B . 国子博士,古代学官名。主要职掌国子学学生的学业,有的还担当政治咨询及参与祭典的顾问。 C . 爵位:即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D . 牲牢,指牲畜,古代行祭前需先将此类牲畜饲养于牢,故称牲牢。按祭祀者身份地位分太牢和少牢。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思邈圆融贯通。主张把自然现象与人体疾病结合研究;处事上主张胆大心细,灵活有原则。 B . 孙思邈养生有方。九十多岁高龄,然而视力听力还没有衰退,神采奕奕,死后容貌不改。 C . 孙思邈择时而出。在乱世,他避世隐居,辞不就官;遇明主太宗宣召,才肯接受就职。 D . 孙思邈聪明博达。能述前朝事情,犹如亲眼见过;遗言要求从简安葬,非常俭朴。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②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夏感事①

    陆游

    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病起兼旬②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释】①此诗作于孝宗即位之初,隆兴元年夏(公元1163年),时诗人自临安返山阴故里,借居云门寺。②兼旬,二十来天。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时百花已谢尽而绿树成荫,满眼一片新绿,故作者称其为新夏。 B . 诗人在晴和的黄昏里安然入梦,房间里熏炉缭绕的香烟悄然无声。 C . 作者因生病已久,所以才在立夏时的四月第一次听到黄莺的叫声。 D . 尾联一介书生的自己感激得涕泪纵横,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欣喜之情。
    (2) 全诗以新夏之景为触发点,抒发了哪些感情?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劝学》中,荀子通过“”两句的比喻论证,给出了“用心躁也”的判断。
    (2) 屈原《离骚》中“”,表明诗人以先贤为榜样,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决心。
    (3)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两句,借鸟欢鱼跃写出一片晴明之景。

六、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维生素C因具有抗氧化功效,不少爱美人士将其视为美白佳品而大量服用。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具有酸的性质,有很强的还原性,是一种抗氧化剂。肌肤变黑的根源就是,而黑色素是由多巴分泌而成的,在多巴分泌黑色素时,多巴必须转成为巴醌,而维生素C的作用是可以,阻止黑色素的生成。此外,又因为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形成,使肌肤焕发活力,从而延缓肌肤的衰老,间接使皮肤具有美白的效果。,反而会伤身体,因为维C偏酸性,使尿液呈酸性,在体内容易形成尿路草酸钙结石和肾结石。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强基计划”的4个特点。每点不超过18个字。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2020年起实施“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该计划将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已取消,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有关高校原则上应于6月26日前确定入围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七、材料作文

  • 10. 请根据提示和要求写作。

        2020年初以来,新冠病毒来袭,全社会奋起抗击。在此期间,我们周边的环境、身边的生活和学习发生了一些变化。你对这些变化有什么观察、了解和思考?

    请你就这些变化中的某个现象或某类现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自己的见闻,发表自己的见解。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