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495 类型:期中考试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可当作质点 B .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月球可当作质点 C . 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跳水运动员可当作质点 D . 乒乓球很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当作质点
  • 2.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B .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 C . 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 . 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 3. 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 . 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 . 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 D .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 4.

    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设铁块对墙的压力为N,物体受墙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增大,f不变 B . N增大,f增大 C . N变小,f不变 D . 关于N和f的变化,以上说法都不对
  • 5.

    一物块m在水平力拉动下,沿静止的水平传送带由A端运动到B端,如图甲所示,这时所受摩擦力为F1;现开动机械让传送带向左匀速传动,再次将同样的物块m由传送带的左端匀速拉动到右端,这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2 , 如图乙所示.则F1 , F2的大小关系满足(   )

    A . F1=F2 B . F1<F2 C . F1>F2 D .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6.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以速度v1=6m/s与墙碰撞,反弹的速度v2=4m/s,碰撞的时间为0.2s.则小球与墙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速度大小为10m/s2 , 方向与v1相同 B . 加速度大小为10m/s2 , 方向与v1相反 C . 加速度大小为50m/s2 , 方向与v1相同 D . 加速度大小为50m/s2 , 方向与v1相反
  • 7.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人的反应时间:如图(1),甲捏住尺的上端,乙在尺的下部作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握住尺,若乙作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2)所示,而握住尺的位置如图(3)所示,由此测得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

    A . 2.0s B . 0.30s C . 0.10s D . 0.04s
  • 8.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正以vB=10m/s的初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 , 则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   )

    A . 7 s B . 8 s C . 9 s D . 10 s
  • 9. 下面各组数据分别是对作直线运动的物体每隔1s记录下来的速度值(单位:m/s),其中可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5、5、5、5、5、5、5、5 B . 3、5、8、12、17、23 C . 24、20、16、12、8、4、0 D . 0.1、0.3、0.5、0.7、0.9、1.1
  • 10.

    甲、乙两位同学在放学时,从学校所在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回家,先到乙同学家,休息一会,甲同学继续骑车前行,70分钟时到家,甲同学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20分钟内甲同学做匀加速运动 B . 甲同学在乙同学家停留了30分钟 C . 甲乙两同学家相距3.6km D . 甲从离开学校至到家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m/s
  • 11.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0~T 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2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 . 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 12.

    甲乙两个物体相距20米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方,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   )

    A . 甲物体经过50秒停下 B . 10秒时甲乙相遇 C . 甲乙可相遇两次 D . 甲从0时刻到停下,平均速度为5米/秒

二、填空题

  • 1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 下列给出的器材中,有一部分已经选好了,请选出还需要的器材.

    A.电磁打点计时器B.天平C.低压交流电源D.低压直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小车G.秒表H.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I.刻度尺

    选出的器材有AEFH,还需要

    (2) 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A.换上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接上低压交流电源;

    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放开小车,再接通电源;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前端,绳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把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并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步骤前的字母),应更正为;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填步骤前的字母).

  • 14.

    如图是一辆连有纸带的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则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时s.图中A、B、C、D、E、F是按时间顺序先后确定的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用刻度尺量出AB、BC、CD、DE、EF段的距离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明显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段的距离,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 , 其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三、计算题

  • 15.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4m/s,加速度为a=2m/s2 , 求:

    (1) 物体前2秒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2) 物体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 16. 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前进时,弹簧伸长2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

    (1) 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

    (2) 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17.

    屋檐间隔一定时间滴出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取g=10m/s2 , 试求:

    (1) 屋檐滴下相临两滴水的时间间隔;

    (2) 屋檐离地面的高度.

  • 18. 客车车长为l=120m,停在车站内,在一个与客车车道平行的平直火车道上,有货车正以v2=30m/s的速度匀速欲通过车站,货车车长也为l=120m.当货车车头距客车车尾s=850m时,客车开始以a=0.5m/s2的加速度同向加速行驶.客车的最大速度为v1=40m/s,求:

    (1) 货车车头能否超过客车车头?若能,货车车头超过客车车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若不能,货车车头与客车车头最近距离是多少?

    (2) 货车与客车会车的时间是多少?(会车是指两车从开始相遇到最终分开这段过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