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81 类型:高考模拟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孰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訾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叔孙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耕犁,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后汉书·循吏传》
注:庐江郡,在今安徽省南部。
材料三:1958 1996年京津冀地区汉墓中出土铁制农具
时代 | 出土铁制农具种类 |
西汉(10) | 锛(2)、铧(1)、锸(3)、锄(2)、犁铧(1)、铲(2)、镢(1)、耙(1)、镬(1) |
东汉(5) | 犁(2)、镢(1)、铲(3) |
——整理自蒋赴美《京津冀地区汉代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考古学探讨》
说明:时代后数字为该朝代京津冀地区发掘出土铁制农具的墓葬数量。农具后数字是出土该种类农具的墓葬数量。
材料四 据统计,1955年至2009年我国出土汉代铁犁铧201件、V形铧冠25件、铁犁29件、犁壁3件。出土地域涉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山西、福建、江苏、内蒙、新疆等15省。其中出土数量较多的有山西襄汾出土汉代铧13件,山东枣庄出土V形铧冠15件,河南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出土西汉铁犁铧2件、东汉铁犁铧154件、东汉铁犁6件。
——摘编自包明明章梅芳李晓岑《铁犁牛耕对汉代农业深耕细作技术的影响探析》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汉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一 宋代士人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宋初石介极力主张为文必须与倡扬儒家之道结合起来,要文道统一。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面对社会危机,士大夫“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范仲淹上书皇帝,直陈天下危机,呼吁“变通”、“更张”,发起了以澄清吏治为重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在上书中告诫“享国日久矣,此诚当恻怛忧天下”,他发起的熙宁变法运动把宋代政治变革推向高潮。
——摘编自郭学信《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
材料二 甲午战争之后,士大夫开始非常自觉而积极地改变,以期回应“西潮”的挑战。1895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经“与自强运动时期颇不相同,自强时期的求变求新,尚是相信中国的道统、中国的文化不可变,故其求变求新仅及于器物层面,而他们已经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亦必须同时有所改变”。激进的变法者们为了挽救危亡,引入了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简表
时间 |
事件 |
1978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
1980年 |
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
1982年 |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4年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1987年 |
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1992年 |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997年 |
中共十五大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
2002年 |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2010年 |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2012年 |
中共十八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 |
2017年 |
中共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大会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并载入党章。 |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材料一: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涉及到有关列强瓜分世界的原则、战争与和平、建立国际组织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1920年1月20日,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生效,英、法、日等国追求的主要目标都已达到,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却遭到了失败。
材料二: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年9月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于1943年4月公布“怀特计划”,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取消外汇管制和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在1943年9—10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并同意以此为依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20世纪上半期,美国先后提出规划世界秩序的“十四点原则”和“怀特计划”,其结果截然不同。试评析这一现象。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