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阶段检测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87 类型:月考试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商品经济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商家追逐的目标。为了             品牌,企业不惜重金,把橄榄枝纷纷抛向了明星。随之而来的是明星广告代言的          , 这些值得人们深入地思考。

        明星靠代言获得豪宅、名车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明星,就是生活在百姓的信任中。诚然,有很多明星本着良心,给消费者一个正确的导向。(           )。当年的蚁力神集团          , 产品品牌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赵本山等人。但明星代言在法律面前显得如此          , 在集团欺骗饲养户被曝光的同时,赵本山等人也公开道歉,承诺退还所有代言费。但消费者要的仅仅是返款吗?业户上当受骗谁人负责?将永远横亘在明星心里,那“良心何在”的疑问,成为永远的拷问道德和良心的鞭挞。明星,你的代言,需要慎之又慎啊!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竖立   真真假假    呼风唤雨    苍白无力 B . 树立   是是非非    叱咤风云    软弱无力 C . 竖立   真真假假    呼风唤雨    软弱无力 D . 树立   是是非非    叱咤风云    苍白无力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良心何在”的疑问,成为永远的拷问道德和良心的鞭挞,将永远横亘在明星心里。 B . 将永远横亘在明星心里,那“良心何在”的疑问,成为永远的道德的拷问和良心的鞭挞。 C . 将永远横亘在明星心里,成为永远的拷问道德和良心的鞭挞,那“良心何在”的疑问。 D . 那“良心何在”的疑问,将永远横亘在明星心里,成为永远的道德的拷问和良心的鞭挞。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在其中,也不乏利欲熏心而落马者。 B . 但在其中,也不乏利欲熏心而落马者。 C . 甚至在其中,也不乏利欲熏心而落马者。 D . 并且在其中,也不乏利欲熏心而落马者。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①《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②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的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③“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④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⑤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1) 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 B .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C .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 D .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 . 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C . 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D . 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
    (3) 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第②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 B . 在第③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 C . 在第④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D . 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中国企业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也就是说,华为被美国政府“封杀”了。事情的影响很快显现。美国谷歌公司表示将停止对华为新制成终端设备的支持,毫无疑问,这对华为智能手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面对美国凌厉的攻势,华为启动了“B计划”。使用海思研发的芯片作为手机现有芯片的替代品,同时华为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最晚于明年春天面市。该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以及其他智能穿戴设备,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和WEB应用,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设计的操作系统。但是,这样的新系统是否为市场、用户所接受,仍然是个未知数。

        不过,如果认为华为受特朗普政府的禁令影响,仅限于此,那么就是对华为公司的低估。

        华为绝不仅仅只是一家5G网络或智能手机的供应商,同时也是一家在物联网、云计算及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具备相当实力的综合型企业。在2018年的年报中,华为将公司愿景描述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因此,尽管美国政府针对华为,频繁对其欧洲盟友施压,但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摘编自郑伟彬《美国制裁华为,背后不可忽视的变量》,《新京报》2019年5月26日)

    材料二:

        日媒《日本经济新闻》6月27日发表一篇名为《解剖华为P30 Pro》的报道,称华为公司智能手机在全球销量中排名第二。在其最新机型P30 Pro手机当中,美国制造商的零件占比仅为16%(以价格计)。

        依据日媒统计的P30 Pro的零部件成本数据,一台P30 Pro手机当中,来自美国的零件为15个,总价值为59.36美元,占总价的比例为16.3%;来自中国大陆的零件为80个,总价值为138.61美元,占比为38.1%;来自日本的零件为869个,总价值为83.71美元,占比为23.0%;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零件为83个,总价值为28.85美元,占比为7.9%;来自韩国的零件为562个,总价值为28美元,占比为7.7%。

    (摘编自《日媒把华为最新款手机拆了,发现一组惊人的数据!》,环球网2019年7月2日)

    材料三:

        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全面制裁。美国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制裁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因为美国已经意识到,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美国并没有充分的比较优势。美国对中国华为公司采取制裁措施,目的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制裁,使世界其他国家在与中国华为公司合作的时候有所忌惮,不要为了商业利益和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建设而加强与中国华为公司的合作。第二,美国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全面制裁,试图迫使中国华为公司开放自己的知识产权系统,放开自己的设备和通信网络,随时接受美国通信安全专家的检查。

        实际情况是,德国公司和法国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有竞争关系,因此,虽然德国和法国的企业并非不想采用行政手段将中国华为公司的设备和技术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但是,他们知道,如果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离不开中国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因此,他们不能充当政府的帮凶,公开拒绝中国华为公司的第五代设备和技术。现在中国华为公司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战略,一方面加快生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另一方面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不断地收缩阵地,以便让中国华为公司在未来的商业合同谈判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如果中国华为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设备或者网络技术,屈从于一些国家的压力,被迫开放自己的商业秘密,那么,中国华为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必然会一败涂地。

        美国在通信领域采取的是“两步走”战略: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采取制裁措施,要求中国华为公司必须开放自己专利技术和商业秘密,另一方面则试图采用跨越式发展战略,开展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工作,争取在未来的通信技术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乔新生《美国制裁华为的真正目的》,中评网2019年4月23日)

    (1) 下列不属于华为应对美国制裁措施的一项是 ( )
    A . 使用海思研发的芯片作为手机现有芯片的替代品。 B . 加快生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 C . 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不断地收缩阵地。 D . 向世界各国公开其经营策略和网络技术。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面对美国政府的强大攻势,华为因为有众多的智能业务这个基础能够从容应对,可见,美国的禁令对华为不可能产生大的影响。 B . 根据日本媒体的数据,华为一台手机的零部件成本以价格计,虽然中国的企业所占比例名列前茅,但美国、日本等国也占有不低的比例。 C . 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全面制裁华为导致华为产量下降,包括美国在内的与其相关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企业也将受到影响。 D . 华为手机的一个新机型就有着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的产品,可见,一项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借助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3) 美国制裁华为的两个目的有可能实现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断魂枪

    老舍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枣红色多穗的镖旗,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

        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

    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大刀靠了身,削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刀顺过来,猛的一个“跺泥”,身子直挺,比众人高着一头,黑塔似的。收了势:“诸位!”一手持刀,一手叉腰,看着四围。稀稀的扔下几个铜钱,他点点头。“诸位!”他等着,等着,地上依旧是那几个亮而削薄的铜钱。他咽了口气:“没人懂!”他低声地说,可是大家全听见了。

        “有功夫!”西北角上一个黄胡子老头儿答了话。

        “下来玩玩,大叔!”王三胜说得很得体。

        “神枪沙子龙的徒弟,好,让你使枪吧;我呢?”

        “三截棍进枪吧?”王三胜要看老头子一手,三截棍不是随便就拿得起来的家伙。

        老头子又点点头,拾起家伙来。王三胜努着眼,抖着枪,脸上十分难看。

    老头子的黄胡子一动:“请!”王三胜一扣枪,向前躬步,枪尖奔了老头子的喉头去,枪缨打了一个红旋。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让过枪尖,前把一挂,后把撩王三胜的手。拍,拍,两响,王三胜的枪撒了手。老头子的眼亮得发着黑光;腿轻轻一屈,上把打着刚要抽回的枪杆;拍,枪又落在地上。

    “别走!”王三胜擦着汗:“你不离,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

        “就是为会他才来的!”老头子的干巴脸上皱起点来,似乎是笑呢。

        “你老贵姓?”他问。

    “姓孙哪,”老头子的话与人一样,都那么干巴。“爱练;久想会会沙子龙。”

    到了客栈,三胜心中直跳,唯恐沙老师不在家,他急于报仇。他知道老师不爱管这种事,可是他相信这回必定行,他是大伙计,不比那些毛孩子;再说,人家在庙会上点名叫阵,沙老师还能丢这个脸吗?

        “三胜,”沙子龙正在床上看着本《封神榜》,“有事吗?”

        “栽了跟头!”

        只打了个不甚长的哈欠,沙老师没别的表示。

    王三胜心中不平,但是不敢发作;他得激动老师:“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他知道“枪”字在老师心中有多大分量。

        客人进来,沙子龙在外间屋等着呢。彼此拱手坐下,他叫三胜去泡茶。三胜希望两个老人立刻交了手,可是不能不沏茶去。孙老者没话讲,用深藏着的眼睛打量沙子龙。

    沙子龙很客气:“要是三胜得罪了你,不用理他,年纪还轻。”

        “我来为领教领教枪法。”

    “五虎断魂枪?”沙子龙笑了:“早忘干净了!早忘干净了!告诉你,在我这儿住几天,咱们各处逛逛,临走,多少送点盘缠。”

        “教给我那趟枪!”孙老者抱了抱拳。

    沙子龙下了台阶,也抱着拳:“孙老者,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

    孙老者的胡子嘴动了半天,没说出什么来。到屋里抄起蓝布大衫:“打搅了,再会!”

        沙子龙把客人送到小门,然后回到屋中,对着墙角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

    王三胜和小顺们都不敢再到土地庙去卖艺,大家谁也不再为沙子龙吹腾。“神枪沙子龙”慢慢似乎被人们忘了。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概括地再现了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时代背景,它为人物的活动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提供了真实的背景。 B . 小说中写道:“这是走镖已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被革命党与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这就暗示沙子龙个人的不幸遭遇,其原因在于社会的忽视和不完善。 C . 全文概括叙述与具体刻画相结合,首尾呼应。结尾侧重画面描写和剪影勾勒的手法,体现出一种轻松舒畅的情韵,含蓄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D . 小说通过一个江湖镖师的生活变迁表现了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面临西方强势文明挑战时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2) 作者如何从不同角度刻画出沙子龙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文中沙子龙、王三胜、孙老者三人同为拳师,他们对待传统国术的态度是否一致?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分析说明。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 ,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节选自《战国策》)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B .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C .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D .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贱息”,文中谦称自己的儿子,与古语中“犬子”的理解相同。 B . “未填沟壑”,文中意思是希望自己没死之前,后以“填沟壑”作为死的婉辞。 C . “崩”,古代称帝王之死。古人对死有不同的称谓,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D . “乘”,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如《过秦论》:“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太后有政治头脑。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她急忙向齐国求救,希望齐国能够帮助她度过危机。 B . 赵太后处事蛮横专断。她不肯让长安君作人质,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明确说,有谁再说让长安君去作人质的,老太太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C . 赵太后疼爱孩子。当初送燕后出嫁的时候,她拉着燕后的手为她哭泣,为她嫁到远方而伤心,也真够心疼她的。 D . 赵太后深明大义。在左师公把道理讲明后,赵太后也接受了他的观点,任凭左师公安排长安君。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1) 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又”字开头,“也”字结尾,连用一个副词和一个语气词,使起句突兀,加强了语气,强化了诗中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并有笼盖全篇的作用。 B . “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应,暗示这女子与情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 C . 尾联两句描写月亮升起时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忧愁、冷寂的意境,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D . 诗歌主要通过写主人公院中所见所感,抒发其忧思难解,但反复抒写,意多重复,用语平常。
    (2) 诗歌颔联使“景语”完全变成了“情语”,写得细腻深刻而委婉含蓄。试结合诗句简析如何达到这一效果。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细节动作摹写人行蜀道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句子是:
    (2)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乐曲在“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力量,无法压抑,陡然高昂,变得激越雄壮的句子是:
    (3) 荀子勉励我们重视学习,注重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劝学》中直接提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六、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正像捕食、逃避敌害、繁殖行为等是动物的天性一样。越是进化程度高、智力发达的动物,。游戏正是这种自我娱乐的集中表现。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因而,不仅幼小动物,

  • 9. 为展示“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探究性学习成果,请结合《林黛玉进贾府》对本课或名著《红楼梦》的主题进行个性化解读,说说你的理解或评价。要求:内容应符合课本或名著;语言准确、鲜明、连贯;字数70字以内。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的春节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开启后,就注定将成为我们这代人永生难忘的记忆!鼠年疫情,让人不禁想起《鼠疫》的创作者、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话:“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既然生活想方设法地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那我们就要牢牢地把握住所有的温暖,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过分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奋发图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