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大庆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阶段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中国企业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也就是说,华为被美国政府“封杀”了。事情的影响很快显现。美国谷歌公司表示将停止对华为新制成终端设备的支持,毫无疑问,这对华为智能手机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面对美国凌厉的攻势,华为启动了“B计划”。使用海思研发的芯片作为手机现有芯片的替代品,同时华为也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最晚于明年春天面市。该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以及其他智能穿戴设备,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和WEB应用,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设计的操作系统。但是,这样的新系统是否为市场、用户所接受,仍然是个未知数。

    不过,如果认为华为受特朗普政府的禁令影响,仅限于此,那么就是对华为公司的低估。

    华为绝不仅仅只是一家5G网络或智能手机的供应商,同时也是一家在物联网、云计算及云服务、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具备相当实力的综合型企业。在2018年的年报中,华为将公司愿景描述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因此,尽管美国政府针对华为,频繁对其欧洲盟友施压,但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摘编自郑伟彬《美国制裁华为,背后不可忽视的变量》,《新京报》2019年5月26日)

材料二:

    日媒《日本经济新闻》6月27日发表一篇名为《解剖华为P30 Pro》的报道,称华为公司智能手机在全球销量中排名第二。在其最新机型P30 Pro手机当中,美国制造商的零件占比仅为16%(以价格计)。

    依据日媒统计的P30 Pro的零部件成本数据,一台P30 Pro手机当中,来自美国的零件为15个,总价值为59.36美元,占总价的比例为16.3%;来自中国大陆的零件为80个,总价值为138.61美元,占比为38.1%;来自日本的零件为869个,总价值为83.71美元,占比为23.0%;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零件为83个,总价值为28.85美元,占比为7.9%;来自韩国的零件为562个,总价值为28美元,占比为7.7%。

(摘编自《日媒把华为最新款手机拆了,发现一组惊人的数据!》,环球网2019年7月2日)

材料三:

    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全面制裁。美国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制裁措施,最根本的目的是因为美国已经意识到,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美国并没有充分的比较优势。美国对中国华为公司采取制裁措施,目的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制裁,使世界其他国家在与中国华为公司合作的时候有所忌惮,不要为了商业利益和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建设而加强与中国华为公司的合作。第二,美国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实施全面制裁,试图迫使中国华为公司开放自己的知识产权系统,放开自己的设备和通信网络,随时接受美国通信安全专家的检查。

    实际情况是,德国公司和法国公司与中国华为公司有竞争关系,因此,虽然德国和法国的企业并非不想采用行政手段将中国华为公司的设备和技术排除在本国市场之外,但是,他们知道,如果建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离不开中国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因此,他们不能充当政府的帮凶,公开拒绝中国华为公司的第五代设备和技术。现在中国华为公司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战略,一方面加快生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另一方面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不断地收缩阵地,以便让中国华为公司在未来的商业合同谈判中拥有更多的优势。如果中国华为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设备或者网络技术,屈从于一些国家的压力,被迫开放自己的商业秘密,那么,中国华为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必然会一败涂地。

    美国在通信领域采取的是“两步走”战略: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华为公司采取制裁措施,要求中国华为公司必须开放自己专利技术和商业秘密,另一方面则试图采用跨越式发展战略,开展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工作,争取在未来的通信技术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乔新生《美国制裁华为的真正目的》,中评网2019年4月23日)

(1)、下列不属于华为应对美国制裁措施的一项是 ( )
A、使用海思研发的芯片作为手机现有芯片的替代品。 B、加快生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 C、改变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不断地收缩阵地。 D、向世界各国公开其经营策略和网络技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美国政府的强大攻势,华为因为有众多的智能业务这个基础能够从容应对,可见,美国的禁令对华为不可能产生大的影响。 B、根据日本媒体的数据,华为一台手机的零部件成本以价格计,虽然中国的企业所占比例名列前茅,但美国、日本等国也占有不低的比例。 C、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全面制裁华为导致华为产量下降,包括美国在内的与其相关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企业也将受到影响。 D、华为手机的一个新机型就有着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的产品,可见,一项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借助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3)、美国制裁华为的两个目的有可能实现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编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摘编自《国家创新指数(2016-2017)》)

材料三:我国创新水平迈向国际第一方阵。2017年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92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不断涌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17位。而体现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2017年,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

    韩国《产业日报》报道称,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氛围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政府也制定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4298家众创空间、32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多家企业加速器,以及19家国家自创区和156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条。

(摘编自《科技部: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1位》《大数据观察•专利支撑创新发展》)

材料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创新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我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科技成果呈现“井喷”:

    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科技创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兴林、科技治沙成效显著,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加速融合,织就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

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任务、科研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对创新人才发挥了“筑巢引凤”的“虹吸效应”。“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归国潮”,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这是我国创新的“力量之源”。

    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下刀”。国家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院士制度、科技奖励、科技军民融合等改革也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自由开放共享等基础性制度也在加快建立,科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加。

(摘编自陈芳、余晓洁、胡喆《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毛泽东诗词的文化气象

杨义

毛泽东诗词的数字表达法,与中国语言的表达方式相关,如《唐诗纪事》卷七所载初唐四杰的轶闻:“骆宾王文好以数对,如‘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时人号为‘算博士’。”毛泽东诗词用数字用得多,用得圆熟流转,有的地方简直达到化境。他多用“万”“千”等大数字,顾盼生风,相当出彩。数字可以使语言凝练、声情并茂、气度恢宏地囊括大千世界,有道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又有道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如此苍茫的境界,使《世说新语》记述的谢道韫的“咏絮才”佳话,简直成了小儿女把戏。

    以数字写战争,战争的规模、目的、民众基础和行军速度,都写得气势淋漓。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如“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又如“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反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军区的“围剿”,既有战争氛围的渲染,又有战争气势的张扬,其强烈的审美效果多与数字相关:“万木霜天红烂漫……雾满龙岗千嶂暗……二十万军重入贛,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反“围剿”中那种高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被一组数字表现得动人心魄:“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数字的使用,在特定战役中呈现出统计学的具体性,在大规模的战争过程取得决定性胜利时呈现出审美学的概括性,比如长征胜利,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的概括;解放战争攻克南京,取得历史性胜利时,大笔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由于这些数字出自大怀抱、大手笔,又与鲜丽独特的意象进行多姿多彩的组合,在运用手法中又呈现具体性和概括性、空间延展和实践飞跃的多样性及疏密有致的节奏感,因而颇有一些数字句成为全篇的警策所在,成为千古妙句。比如《七律・登庐山》在“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之后,又有数字句“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七律・答友人》在“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之后,又有数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些数字或为地理方位,或为江流走势,或点亮神话物证,或对天象进行人间剪裁,都令人联想到“李白文章,锦心绣口”,展开了一番别有情致的天上人间的精神畅游和文化对话。

(原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摘编自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材料二

    青年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青年由于自我意识不断强化,成长成才目标日趋明确,文化道德修养逐步提升,这使得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行为方向、方式、方法日趋稳定,对行为效果和目标的预判能力逐步提升。当前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也广泛影响当代青年精神价值追求,对外开放使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对比、交汇,拓宽了广大青年的文化视野;互联网的普及把不同时空、各个领域的信息及时、全面地展现,增强了广大青年对信息的分辨、比较、选择的能力;社会竞争的全面深化在考验青年的承压抗挫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激发青年奋斗的激情,挖掘广大青年的潜能。‘正是社会的开放性、信息化、竞争性与民主性,赋予了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稳健性,使他们能站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与面向未来的高度观察、思考问题,并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当代社会流动变动加大,偶然因素增多,突发事件频繁,各种风险不断,缺乏生活经历与社会经验的青年面对这些客观影响,容易产生思想矛盾、心理冲突、情绪波动乃至行为偏激、冲动,对青年的身心健康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可以说,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时期的青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时相对稳定和成熟,有时又易变和突发,有一定的冲动性。

(摘编自朱白薇、郑永廷《论当代青年精神追求的基本特征》)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成为中国梦的传播者与践行者,要以责任诠释“新青年”,以行动践行中国梦。

    如同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同样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国家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一部分。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心系国家更是每个有志青年理当肩负的责任。青年人在逐梦之时,应该紧跟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将个人梦融入中国的梦。惟其如此,青年人才能因这梦想的共振,而更有激情,更具力量,更具使命感和成就感。历史的经验表明,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有梦,则国有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人人有责,青年尤甚。

(摘编自蔡虎堂、张继春《托起中国梦——中国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只有从具体的事件中,人们才会准确打捞对某一年的公共记忆。而这些事件,在互联网时代,往往表现为一年之中的热搜词。我们在热搜词里读懂中国。近日,基于网民搜索大数据而生成的热词榜单正式出炉。这份榜单与我们在2020年的感受若合符契。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全面小康、中国火星探测、直播带货、国内游……年度大事件纷纷上榜,为我们这一年“总结陈词”,也刻画着2020年的真实面貌。

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份榜单中的中国,那就是“韧性”。2020年的中国不容易,但恰是凭着这种“韧性”,中国在困境中进发出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量,于危机中育出新机。

在众志成城的抗疫中,国人显露出英勇无比的韧性。我们万众一心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成功阻击本土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零星散发疫情被精准控制,中国成为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国家。成功阻击疫情,彰显着中华民族性格中长久以来的韧性传统,这是中国先于其他国家走出本土疫情的重要原因。

韧性,是植根于国人血液中最重要的民族性格之一。中国文明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断流,就是因为中国人在性格与文化上,有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经受住了一次次危难。在2020年的疫情中,我们同样经受住了考验。

民族性格的韧性,还投射到国民经济的韧性上。在热词盘点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复苏能力。疫情肆虐之时,中国经济也受到波及,经济发展遭遇相当程度的挑战。但正如“复工复产”成为2020年度热词,中国经济的韧性决定了其不会轻易言败。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供应链体系健全、产业配套能力强、生产组织高,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经济迅速恢复的基础条件。

除了积淀雄厚,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困境之中,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畅通内循环。在疫情中我们看到,直播经济、外卖经济、线上办公、在线教育等创新经济冲上风口,成了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新增量。如此种种,都描摹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底色。

这份关于2020年的热词榜单,总结了中国在这一年中所经历的困难,也见证着中国如何在强大的韧性中逆风而行。未来,中国前行之路可能仍将不甚平坦,也会遭遇压力,但有这种韧性在,中国就会不断前行。

当我们度过非同寻常的2020年,回首发现,国与民的力量,都彰显出一种韧性品格。爬坡过坎,迎难而上,我们将穿越荆棘之地,走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摘编自韩丹《在热搜词中见证“韧性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鸟类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鸟类资源可以造福生活在其活动范围内的人类和生态系统。迁徙鸟类是地球上最具流动性的生物类群之一,借助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鸟类极大地影响了迁徙途中相关联的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基于一年当中利用不同区域栖息地的需求,鸟类在距离遥远的不同生态系统间进行迁徙,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鸟类拥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可以快速、主动选择高质量且低风险的生活环境,因此鸟类被视为对栖息地质量和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依据《湿地公约》当湿地承载的水鸟数量高于某一阈值时,就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一规定将水鸟和湿地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倡导了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的思想。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全球迁徙鸟类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水鸟数量下降尤为严重。

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虽然淡水湿地只覆盖了地球表面的1.2%,但是储存了几乎所有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冰川和地下水除外),同时还支持了世界上超过40%的物种的生存,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和服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也是受威胁最严重的生态系统,全球已经丧失了50%以上的湿地。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了水鸟数量锐减,开展水鸟和湿地的监测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笔者团队绘制了水鸟全年利用湿地的热点图,从中可以看出,迁徙水鸟在年周期中长时间利用的湿地高度集中,开且大都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洪泛平原。过徙水鸟集中越冬和停歇的湿地面积之和不到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5%,却在非繁殖季节承载着亚洲20多个国家的水鸟。其中,长江中下游湿地已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区域,鄱阳湖承载了长江湿地约30%~50%的鸟类,因此被列为亚洲最重要的湿地。

湿地围垦和水坝建设等大型工程,会改变湿地的面积、地形地貌和涨落区面积等,对湿地功能和迁徙水鸟生存威胁很大。

1978—2008年,中国湿地总面积下降了33%。围垦和修建大坝等人类活动是过去60年长江流域迁徙水鸟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195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1000多个湖泊消失。

(摘编自曹垒、孟凡娟、赵青山《保护湿地,让水鸟不再“无家可归”》)

材料二:

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消失具有强烈影响,负“直接责任”,比如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等,其中过度开垦湿地是中国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自然演变对湿地的影响相对于人类活动来说是缓慢持久的,负“间接责任”。但是自然过程很难逆转,造成的后果更是难以弥补。

以沿海湿地为例,有专业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范围内,1999年至2019年期间沿海湿地(潮汐沼泽,红树林和潮滩)损失达13700平方公里,新增加的沿海湿地面积为9700平方公里,最终20年间沿海湿地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这些变化中27%与转为农业用地等人类的直接活动有关,还有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等,其他变化则主要归因于自然驱动因素,如自然海岸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等。

气候变化对湿地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全球变暖主要通过水源补给方式和水文过程影响湿地的分布和生态功能。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大气降水和陆面蒸散等环节的影响,间接影响湿地水位、面积等水文特征;区域性降雨和径流的变化会影响湿地蓄水量的季节性变化。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滨海湿地带来极大冲击和变化,许多滩地、红树林和沼泽在海浪的不断水淹和冲蚀中逐渐消失。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是抵御台风的天然屏障,可以有效吸收海浪的冲击力,降低海浪、风暴潮和海啸的强度,减轻极端天气对海岸带的破坏。但根据预测,到21世纪80年代,仅海平面上升就将使全球22%的盐沼和红树林丧失。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是水鸟和湿地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这些生物的生存也将同样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被冠以“绿色水库”“生物贮水库”“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称呼。

湿地退化将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因围垦、泥沙淤积和开垦,湿地、沼泽的草根层和泥炭层蓄水、防洪能力下降,水资源紧缺和洪涝等问题加剧。

湿地水质被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河段和湖泊丧失使用功能,影响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

湿地植被的破坏还将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肥力、生产力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

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泥炭地。据计算,泥炭地占地球表面积的3%,却储存着地球30%的碳,是全球森林总碳储量的两倍。当泥炭地沼泽森林和土壤被抽干、焚烧、开采和过度放牧,贮藏的碳就会被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进程。

(摘编自中国气象数据《进退之间,湿地退化会带来什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