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帮助中心
购买VIP
申请试用
激活VIP
旗下站点
校网通
在线组卷
校本资源库
在线题库
名师课堂
数字化校园
区域云平台
二一教育APP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68
类型:中考真卷
编辑
选择试卷全部试题
*点击此按钮,可全选试卷全部试题,进行试卷编辑
一、选择题(共24分)
1.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 .
西周
B .
东周
C .
秦朝
D .
西汉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诗中描述的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
汉高祖时期
B .
汉文帝时期
C .
汉景帝时期
D .
汉武帝时期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江南之为国盛也……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
A .
得到大规模开发
B .
自然条件优越
C .
人口数量增加
D .
社会环境安定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庆祝的节日就是今天的( )
A .
清明节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D .
春节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的信中说到“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为此他率军( )
A .
抗击倭寇
B .
击败沙俄
C .
收复台湾
D .
平定叛乱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井冈山会师
D .
遵义会议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邓小平认为:“这些东西(原子弹、氢弹等)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为“这些东西”献身的科学家代表有( )
A .
屠呦呦
B .
袁隆平
C .
邓稼先
D .
王进喜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8时数。”这一规定属于罗斯福新政的( )
A .
整顿金融
B .
恢复工业
C .
调整农业
D .
以工代赈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0. 《寂静的春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 )
A .
人口问题
B .
环境问题
C .
毒品问题
D .
战争问题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1. 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A .
宋夏议和
B .
宋辽议和
C .
宋金议和
D .
辽金议和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2. “取得战争胜利的英国人则试图建立中外交往的新制度……这些新制度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初期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上。”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3. 某学者指出:“一日,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该史料涉及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民主
B .
提倡科学
C .
提倡新道德
D .
提倡新文学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4. 下面图片反映的事件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这一事件( )
A .
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B .
标志着中日正式建交
C .
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
D .
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5.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 )
A .
拥有最高的司法权
B .
维护全体人民利益
C .
忽视妇女等参政权
D .
奠定国家强盛基础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6. 某同学以“科学家与成就”为主题设计了如下四个探究题目。其中正确的是( )
A .
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B .
莱特兄弟与火车
C .
达尔文与电的应用
D .
爱迪生与进化论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7. 史料一般分为“史实”与“史论”等类型。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 .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 .
华盛顿参与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
D .
斯大林在苏联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共36分)
18.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研读经典是走进传统文化的第步。概括右侧材料甲中“仁”的含义,孔子倡导“仁”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什么问题?
(2) 体验情怀是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概括材料乙中唐太宗的执政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践行这一执政理念的具体措施。
(3) 传承传统文化须与现实相结合。归纳丙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指出其产生的现实背景。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9. 应对大变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大变局。据材料甲归纳总理衙门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总理衙门应对大变局的效果。
(2) 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的又一大变局。概括材料乙中“党”的总任务,结合1956年的相关史实,说明总任务的完成情况。
(3) 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据材料丙归纳2005年我国的经济特征,分析这一经济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0. 历史在我们的理解中流动,历史解释就是创造性地重新理解历史。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历史解释须依据史料。归纳材料甲的主张。结合材料乙,判断这些主张是否实现,并说明理由。
(2) 历史解释须揭示历史事件间因果关系。据下列文字和图片材料,指出日本与印度对待欧洲文明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分析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
(3) 历史解释须表达自己的见解。据下列材料,概括建立联合国的主要目的。综合上述材料,写出你对世界历史演变的主要观点。
查看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下载试卷
编辑
答题卡下载
在线测试
收藏试卷
分析试卷
相关试卷
收起∨
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1.1锐角三角函数(1)——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1.1锐角三角函数(2)——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1.2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2)——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同步作业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