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40 类型:期中考试
①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 ②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③开展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④产业转向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①石油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临近海洋和巴拿马运河,海运便利
③消费市场广阔,利于提高经济收入 ④国内经济发达,石油需求量大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见图(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材料二: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
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材料一:2018年10月31日,2018“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徐州举行,江苏省重点打造的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徐州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的徐州定位是建设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材料二:徐州某纪念馆的一根刻满了地名的扁担特别醒目(如图)。支前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扁担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所经过的地方,包括山东临沂、江苏徐州、安徽双堆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