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我看》练习部编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理想

穆旦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

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

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

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

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

原来它已为现实的泥沙

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没有理想的人像是空屋

而无主人,它紧紧闭着门窗,

生活的四壁堆积着灰尘,

外面在叩门,里面寂无音响。

那么打开吧,生命在呼喊:

让一个精灵从邪恶的远方

侵入他的心,把他折磨够,

因为他在地面看见了天堂。

理想是个迷宫,按照它的逻辑

你越走越达不到目的地。

呵,理想,多么美好的感情,

但等它流到现实底冰窟中,

你看到的就是北方的荒原,

使你丰富的心倾家荡产。

“我是一个最合理的设想,

我立足在坚实的土壤上。”

但现实是一片阴险的流沙,

只有泥污的脚才能通过它。

“我给人指出崇高的道路,

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别管有多少人为她献身,

我们的智慧终于来自疑问。

毫无疑问吗?那就跟着她走,

像追鬼火不知扑到哪一头。

(1)、结合全诗,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①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到秋日枯黄,/对于生活它做不出总结,/面对绝望它提不出希望。

②我的明光能照澈你的迷雾。

(2)、从诗中找出一句能反映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句子。

(3)、理想是一个很抽象的名词,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意象将其表现出来的?以第2部分为例找出这些意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风筝
                                                                                                       鲁迅
        但是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的完全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 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蜘蛛侠对超能力蜘蛛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名叫做阿拉克尼的美丽少女,善编织,一次她和雅典娜两人之间展开了一场编织的竞赛,结果阿拉克尼胜出了,天性爱妒忌的雅典娜暗地里把阿拉克尼点化为蜘蛛,而且惩罚她和她的后代都为蜘蛛。

    在现代,一个名叫彼得·帕克的人,是纽约一名普通的高中生,一天在参观一批经过基因改造实验的蜘蛛的时候,被其中一只脱逃的蜘蛛咬伤,结果成了飞檐走壁、无所不能的蜘蛛侠。那么我们这位电影英雄是否真的可以与现实中超能力的蜘蛛较量较量呢?

蜘蛛侠VS超能力蜘蛛之一——弹跳力

拿弹跳力来说,蜘蛛家族中有一种居住于澳洲的著名“跳蛛”,有着极强的弹跳能力,可以弹跳到身长50倍的高度,如果是人类拥有这种能力的话,那么你我轻轻一纵就可以跳上一幢80多米高的楼顶,而如今撑杆跳的世界纪录也只有6.15米。跳蛛利用这种奇异的本领可以抓捕到毫无戒心的昆虫,它们拼尽全力的跳跃猛扑向自己的目标,在空中就可以完成致命一击。单就跳跃能力而言,蜘蛛和在随意在帝国大厦飞上飞下的蜘蛛侠还是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

蜘蛛侠VS超能力蜘蛛之二——___________

    有些蜘蛛可以毫不费力地粘在完全光滑的物体表面上,即使倒挂金勾。为了搞清它们是如何能够黏附在天花板上的,昆虫学家马丁和同事利用原子显微镜研究了蜘蛛的脚,发现蜘蛛的脚布满了细小的绒毛,绒毛借助身上的超细毛发分子之间的吸力吸吮物体表面产生吸力。马丁说,分子力可以使蜘蛛粘附于任何表面,而且这种力量非常强大,以致于蜘蛛可以带着170倍自己体重的东西都不会从天花板上落下,因此它可以轻易地倒挂在一片树叶或者墙壁上。

    蜘蛛的这项能力一点也不比电影中的蜘蛛侠差。唯一不同的是,身穿招牌红色间条战衣的蜘蛛侠,全身滑不溜手,没有绒毛的帮助就可以爬上摩天大厦,而真正的蜘蛛是做不到的。而且蜘蛛侠的招牌动作看起来更像是壁虎的姿势,而不像是八只脚的蜘蛛。

蜘蛛侠VS超能力蜘蛛之三——_____________

    《蜘蛛侠》中主人公彼得·帕克飞檐走壁,闪转腾挪,靠的全是蛛丝的神力。影片中的蛛丝具有的神奇和真正蛛丝的奇异是不同的。但在现实中,蛛丝的功能确实非常令人吃惊。

    在世界上常见的37000种蜘蛛中,一些蜘蛛有多种类型的丝,每种丝都有自己的用处,例如金色圆形织网蛛,它的腹部有6个分开长的丝腺,分泌各不相同的蛋白质溶液或粘液。蜘蛛喷丝头可以产生6种丝,其中最有韧性的是牵引丝,牵引丝是动物所能制造的丝中最坚韧的。从理论上讲,一根铅笔粗的蛛丝束就能够勾住在航空母舰上降落的喷气战机,而且,它和尼龙一样富有弹性,兼具韧性和弹性的牵引丝弹性承受力是做防弹背心的纤维B的五倍。因而在蜘蛛眼中,牵引丝最受器重,它用来做织网或行走的“专用丝”。

蜘蛛侠VS超能力蜘蛛之四——_______________

    在爬行昆虫里面,蜘蛛还有另一个身份——杰出的建筑师。全世界已知的蜘蛛之中至少有1000种是善于布置陷阱的建筑师,而在这之中有60%的建筑师可以将自己的“城堡”建成立体网。立体网比平面网更能抵御天敌的入侵,立体网可以层层保护躲在网中央的主人,并且在黄蜂一碰到蛛网时就可以及早报警。因此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及时的预警和防御系统来防御天敌攻击。观测表明,在蜘蛛的主要天敌黄蜂的攻击下,修建立体网的蜘蛛比修建平面网的蜘蛛增加了1/5的生存机率。

    当然,有一利就有一弊,如果蜘蛛想要获得一顿美餐的话,它们就要放弃一些安全性,而追求比较容易捕捉方式。蜘蛛侠呢?肯定没有这等修身养性的功夫,看来在建造猎网和“蹲点守候”这方面,蜘蛛是要做上头把交椅了。

(说明以上内容选自《大科技》杂志 2004年,有增删)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血水、汗水和泪水去描绘自己奋斗与拼搏的轨迹,那么生命便是一支铅笔,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在洁白的纸上流泻出人生的风风雨雨(甲)……

    ②生命之所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地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它总是不断地磨损、衰减,用去一截便少一截,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并且永不复返。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③生命是一支铅笔,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乙),你就可以用觉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处,重新斟酌,重新运笔,“书写”自己新生后的火热激情。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不愿正视它和改正它。

    ④生命是一支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洒脱的行楷抒写你的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沉稳的正楷抒写你的执著(丙)……

    ⑤生命是一支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描画一个充满希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影作细线条,用黎明早起的身影作粗线条,给自己紧张而饱满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剪影。

    ⑥生命是一支铅笔,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启示——做人,要像它一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丁)。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没有永远

杨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跋涉长途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例如阿瑗小时才五六岁的时候,我三姐就说:“你们一家呀,圆圆头最大,钟书最小。”我的姐姐妹妹都认为三姐说得对。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钟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钟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钟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钟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室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对钱瑗说:“Yuan,you worked me hard”,但是他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⑪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⑫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阅读《方块汉字前途之争》,完成下列各题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①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②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③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⑤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现代文阅读

浪漫的母亲

张亚凌

     我一直觉得,母亲骨子里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人。

    记得小时候,切面条时,母亲总会把我喊到案板前问,凌娃,想吃啥样子的面条?我呢,歪着脖子仰着脸蛋,边瞎想边瞎说,母亲就按我说的样子来切:三角形,菱形,正方形,长方形……我说啥样她就切成啥样的。父亲总责怪母亲,说大人没大人样,你就跟着娃贪玩吧,吃一顿饭都吃得乱七八糟。

    父亲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我的参与、我的瞎想瞎说,我才嬉戏般吃完没油水没菜的杂粮面条,还吃得有滋有味。

    用糜子面、玉米面、红薯面蒸馍馍时,母亲更“民主”。只要我们兄妹没事,都可以趴到案板上参与。洗干净的各种豆子就放在旁边,馍馍的形状随便捏,可以在里面放进自己喜欢的豆子。母亲只是强调说,自己捏的馍馍蒸熟后就是自己的了,得吃完,不许耍赖的。已经说好了,我们就没有抱怨地吃着其实并不喜欢吃的各种馍馍。不过就因为有几粒豆子包在里面,且是自己包进去的,吃时的感觉就好多了。

    想想看,几个箅子上,东倒西歪地躺着不同形状的馍馍,谁家会这么开明?只有浪漫的母亲才会想到用种种方式刺激孩子们的味蕾,唤起孩子们的食欲。

    母亲的浪漫,当然不止这些。

    上小学时,吃个苹果都像过年一样隆重的年月,院子里的苹果树上结了多少苹果,都在母亲反反复复中数得清清楚楚,我们绝对没有机会偷吃的。摘苹果是母亲亲自做的事情。高处,母亲会站在梯子上小心地摘下来,绝不会不小心撞掉一个苹果的。不过,母亲每次都会留一个苹果在树上,说是给鸟雀的。

    树上是结了好些苹果,可一条巷子好歹也二十几户人家,每家送两个,也留不下几个让我们吃。我们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的,我们不过是用苹果一种味儿,换来了很多味儿。

    呵呵,人都吃不饱,还给鸟雀留。一棵苹果树让我们吃到了许多味儿。这都是母亲的浪漫啊。

    记得那年我要外出求学了,母亲把我和父亲送到村口。我们准备走了,母亲又喊住了我,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后面还挂着一个小绒球。“把大门钥匙带上,我娃走得再远,都会觉得像在自家屋里一样舒坦。想家了就看看钥匙,家门就推开了。”我和父亲已经走了老远,母亲还在叮咛。

    还别说,想家了,我就掏出钥匙。看着看着,恍惚间就进了家,就来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想家的难受劲就被慢慢地稀释了。

    我一直觉得,给我钥匙是母亲做过的最最浪漫的事。

    母亲真是个浪漫的女人!田地分到各家各户了。人家种庄稼,都磕着边种。母亲倒好,地前面种一溜向日葵。只是图了好看——不等熟好,就被路人摘了。在父亲嘟哝不合算时,母亲说了,咱看了芽儿拱出地面,看了叶子变宽变大,还看了多日的葵花盘,人家就图了个嘴痛快,还是咱划算。

    瞧瞧母亲,算得失都算得如此浪漫!说实在的,我成长的快乐得益于母亲的浪漫。

    也记得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事。8分钱一碗香喷喷的踅面,娃娃们围着吃,大人们乐呵呵地看着,不吃也香。而我的母亲则是将我拉到书摊前,慷慨地给我两毛钱,并嘱咐道,好好看。

    母亲信奉“嘴瘾一过就消化了,眼瘾一过就留心里了”,当别的母亲给自己孩子带回来吃的东西时,她给我带回来的多是本子、笔,或者书。三十多年前的关中农村,连吃饭都是问题,母亲却给我订了一份适合少年阅读的杂志。

    巷子里别的女人不理解我的母亲,说她“不会过日子”。可我知道,是浪漫引领着我的母亲站在“今天”里看的却是“明天”的风景。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