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3雨的四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山里的雨

    ①入夜的山里一片寂静;如墨的夜色中看不见任何事物。山里的人睡得比较早;忙碌了一天;都已经疲惫了。只有不知名的虫儿仍在与黑夜玩耍;时不时听到它们欢快的笑声

    ②梦中;被一阵淅淅沥沥的响声惊醒;是下雨了它趁着人们熟睡的时候降临。很快;屋檐便滴水如注;窗外仍然是看不见的一片黑暗;只能感受到密密麻麻的雨点;打着屋外的芭蕉树;浇透了这片土地梦里的人们仍然在熟睡;而梦醒的人已然清醒;静静地聆听窗外的雨声;感受这场天地间的藕断丝连。

    ③天亮了;大山从黑夜中醒来;雨仍旧没有要停的意思;只是已经变小了。远处的山峰笼罩在薄薄的雾里;周围的房屋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丛中;几处人家炊烟已经升起;飘浮在竹林上空。田里的秧苗挂着串串水珠;地里的青菜绿得发亮。屋前的青石板小路上淌着小水涡;雨滴落在上面;荡开小小的一圈波纹屋后的小水沟欢快地流着;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自然。

    ④山里的人们吃过早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家禽牲畜也开始了一天的活动。狗摇着长长的尾巴舔食着瓢里用开水泡过的锅巴;成群的鸡从笼圈里被放出来;啄食着主人撒在地上的苞谷米;时不时张开翅膀使劲儿地抖擞着被屋檐水打湿的羽毛。牛被牵出来;哞哞地叫着;也许是一夜饿了。人们戴着斗笠;披着油纸;扛着锄头走向田间地里;田坎上泥泞湿滑鸭子在水田里游来游去。

    ⑤这场雨是温柔的;而一年四季、春去秋来;上天始终用它多变的风格浇灌着这片贫瘠的土地。

    ⑥初春;当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的时候;一场缠绵的细雨如期而至;山里的人们用勤劳的春耕迎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杜甫的这首《春夜细雨》来描述它再合适不过春天的雨是静默的;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⑦盛夏;午后的太阳毒辣地照射着无精打采的花草树木;蝉在树上懒洋洋地嘶鸣;田里的水已接近枯竭;地里的莱苗都快渴死了;牛躲在树荫下歇凉;不时用尾巴拍打着身上的苍蝇。很快;天空变了脸色;太阳躲进云层;乌云密布;一阵电闪雷鸣过后;豆大的雨滴降落在干燥的土地上;激起一片尘埃。继而瓢泼的大雨倾盆而下;打得水稻弯了腰。急促的雨点在天地间拉起厚重的帷幕;苍茫而壮观。持续了一个多时;雨骤然停了;云渐渐消散;太阳又露出脸来;泥土被雨水沁透后变得饱满;花草树木被雨冲刷过后变得精神了;田里也装满了水;一切又恢复了生机。

    ⑧深秋;是收获的季节;却也是最苍凉的。收割完的田里散落着捆绑好的谷垛;草已经慢慢变黄了树上的叶子随风飘落。一场秋雨一场寒;人们早早地穿上了厚衣服;尽管雨不大;可也淋湿了刚耕好的土地;一脚踩上去鞋子沾满了湿土;黏在鞋底;抖都抖不掉。这种天气不适合栽种油菜。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了馒头大小的柿子;有的已经黄了;掉在地上;几只蜂在上面徘徊。有的柿子还是青的。

    ⑨隆冬;更萧瑟了;周围已变得光秃;到处是裸露的黄泥土。难得一见阳光;早上一觉醒来天空就飘着雨;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下的;山里的空气更冷;这种阴雨连绵的天气更适合待在屋里烤火。但是山里的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地里劳作;头顶着稀疏的雨;暴露在空气中的脸和双手被冻得通红;时不时哈口湿润的热气暖暖手。

    ⑩雨是上天赐给山里人的甘霖;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生长。我喜欢山里的雨。

                                                      (选自《散文在线》2015年11月11日)

(1)、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对“山里的雨”的情感?找出来写在下面。
(2)、文章第②③段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雨?说出依据。
(3)、试分析文章第⑤段的作用。
(4)、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的语句;品味语言的妙处。

    只有不知名的虫儿仍在与黑夜玩耍;时不时到它们欢快的笑声。

(5)、盛夏的雨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举一反三
阅读《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人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
        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
        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
        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
        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
        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外祖父的白胡须

琦君

      我没有看见过我家的财神爷,但是我总是把外祖父与财神爷联想在一起。因为外祖父有三绺雪白雪白的长胡须,连眉毛都是雪白的。手里老捏着旱烟筒,脚上无论夏天与冬天,总是拖一双草拖鞋,冬天多套一双白布袜。长工阿根说财神爷就是这个样儿,他听一个小偷亲口讲给他听的。

      那个小偷有一夜来我家偷东西,在谷仓里挑了一担谷子,刚挑到后门口,却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公公站在门边,拿手一指,他那担谷子就重的再也挑不动了。他吓得把扁担丢下,拔腿想跑,老公公却开口了:“站住不要跑。告诉你,我是这家的财神爷,你想偷东西是偷不走的。你没有钱,我给你两块银圆,你以后不要再做贼了。”他就摸出两块亮晃晃的银圆给他,叫他快走。小偷从此不敢到我家偷东西了。所以地方上人人都知道我家的财神爷最灵、最管事。外祖父却摸着胡子笑眯眯地说:“哪一家都有个财神爷,就看这一家做事待人怎么样。”

      坐在后门口的一件有趣的工作,就是编小竹笼。外祖父用小刀把竹蔑削成细细的,教我编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笼子。笼子里面放圆卵石,编好了扔着玩。有一次,我捉了一只金龟子塞在里面,外祖父一定要我把它放走,他说虫子也不可随便虐待的。他指着墙角边正在排着队伍搬运食物地蚂蚁说:“你看蚂蚁多好,一个家族同心协力的把食物运回洞里,藏起来冬天吃,从来没看见一只蚂蚁只顾自己在外吃饱了不回家的。”他常常故意丢一点糕饼在墙边,坐在那守着蚂蚁搬运,嘴角一直挂着微笑。妈妈说外祖父会长寿,就是因为他看世上什么都是好玩儿的。

      要饭的看见他坐在后门口,就伸手向他讨钱。他就掏出枚铜子给他。一会儿,又来了一个,他再掏一枚给他。一直到铜子掏完为止,摇摇手说:“今天没有了,明天我换了铜子你们再来。”妈妈说善门难开,叫他不要这么施舍,招来好多要饭的难对付。他像有点不高兴,烟筒敲得咯咯的响,他说:“哪个愿意讨饭?总是没法子才走这条路。”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个女乞丐向外祖父讨了一枚铜子,不到两个钟头,她又背了个孩子再来讨。我告诉外祖父说:“她已经来过了。”他像听也没听见,又给她一枚。我问他:“您为什么不看看清楚,她明明是欺骗。”他说:“孩子,天底下的事就这样,他来骗你,你只要不被他骗就是了。一枚铜子,在她眼里比斗笠还大,多给她一枚,她多高兴?这么多讨饭的,有的人确是好吃懒做,但有的真的是因为贫穷。我有多的,就给他们。也许有一天他们有好日子过了,也会想起自己从前的苦日子,受过人的接济,他就会好好帮助别人了,那么我今天这枚铜圆的的功效就很大了。”

      我自幼依他膝下多年,我们祖孙之爱是超乎寻常的。记得最后那一年腊月廿八,乡下演庙戏,天下着大雪,冻得足手都僵硬了。而每年腊月的封门戏,班子总是最蹩脚的,衣服破烂,唱戏的都是又丑又老,连我这个戏迷都不想去看。可是外祖父点起灯笼,穿上钉鞋,对我与长工阿根说:“走,我们看戏去。”

      到了庙里,戏已经开锣了,正殿里零零落落的还不到三十个人。台上一男一女哑着嗓子不知在唱些什么。武生旧兮兮的长靠背后,旗子都只剩了两根,没精打采的垂下来。可是唱完一出,外祖父却拼命拍手叫好。不知什么时候,他给台上递去一块银圆,叫他们来个“加官”,一个魁星兴高采烈地出来舞一通,接着一个白面戴纱帽穿红袍的又出来摇摆一阵,向外祖父照了照“洪福齐天”四个大字,外祖父摸着胡子笑开了嘴。

      人都快散完了,我只想睡觉。可是我们一直等到散场才回家。路上的雪积得更厚了,老人的长统钉鞋,慢慢地陷进雪里,再慢慢地提出来。我由阿根背着,撑着被雪压得沉甸甸的伞,在摇晃的灯笼光影里慢慢走回家。阿根埋怨说:“这种破戏看它做什么?”

     “你不懂,破班子怪可怜的,台下没有人看,叫他们怎么演的下去。所以我特地去捧场的。”外祖父说。

“你还给他一块银圆呢。”我说。

     “让他们打壶酒,买斤肉暖暖肠胃,天太冷了。”

      红灯笼的光晕照在雪地上,好美的颜色。我再看外祖父雪白的长胡须,也被灯笼照得变成粉红色了。我捧着阿根的颈子说:“外公真好。”

     “唔,你老人家这样好心,将来不是神仙就是佛。”阿根说。

      我看看外祖父快乐的神情,就真像是一位神仙似的。

      那是我最后一次跟外祖父看庙戏。以后我外出求学,就没机会陪他一起看庙戏,听他讲故事。

      现在,我抬头望着蔚蓝晴空,朵朵白云后面,仿佛出现了我那雪白长须的外祖父,他在对我微笑,也对这世界微笑。

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最后一课

刘燕敏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氛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之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受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阅读《勃发在我生命中的泽兰》一文,完成小题。

    ①几场春雨过后,院墙角落里的那些泽兰便越发地绿了。母亲每每望着那些葱绿的泽兰,就会喃喃地说:“那时我好糊涂,好糊涂!”泪水就爬满她沧桑的脸,声音也会抖个不停。

    ②这些泽兰其实不是我家种的。我家从德宏迁来昆明入住这所旧宅时,这些泽兰已经长满了院墙的角落。父母不懂花,也没有心思莳花育草,更不知道眼前这些绿草的名字叫泽兰。收拾旧宅时,母亲要把这些泽兰当作杂草铲除,但父亲说院子里有点绿色的植物,视觉上不会显得太单调,这些植物才被保留下来。

    ③我10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没有工作,那时候也没有“低保”,母亲只得去捡废纸、粘火柴盒,每月挣一二十块钱,艰难地维持生活。后来又送我上学,家庭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

    ④房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春天,我腿上长了个酒杯大的疔疮。母亲将何首乌叶捣烂为我敷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好,只好背着我去医院。

    ⑤外科的袁医生与她丈夫都是南下老干部,和我母亲认识。袁医生待人很热情,细心地为我切开引流后,开了一些药,费用一共是6.5元。我清楚地记得,母亲从身上掏出一个布包,一层一层地打开,把那些零零碎碎的钞票数了一遍又一遍,一共只有4.2元,她的手微微颤动着,脸涨得绯红:“差的钱,我明天……”

    ⑥袁医生宽厚地对母亲笑了笑说:“不要紧,药费我先垫着,但孩子不抓紧治疗可能会落下残疾。”袁医生拿出钱和母亲一起去收费处交了药费后,再一次叮嘱母亲:“最多两天就带孩子来换一次药。”

    ⑦第二天,母亲去火柴厂结算出粘火柴盒的钱,到医院还清所欠药费,又给我开了一些消炎药,就再也没去医院。母亲知道袁医生家日子也不宽裕,她不愿意老欠人家的钱。

    ⑧也许是袁医生好久没看到母亲带我去换药的缘故,那个星期天的早晨,她主动找我们来了。她手里提着个药包,一进院子就见到我家院墙角那些绿油油的泽兰。她蹲下身来用手抚摩着那绿得发亮的叶子说:“哟,想不到你家有这么珍贵的兰花啊!这可不是一般的兰花,这是越王勾践当年在绍兴诸山种过的蕙兰呀!”眼神里满是羡慕。

    ⑨听人说,袁医生祖上曾写过《兰言述略》,那是一本关于兰花品种分类及栽培管理的专著,她丈夫也曾经营过兰花,她的话当然权威。袁医生给我换过药后和母亲达成协议:母亲按时带我去打针、换药,把院子里的兰花送她几株,她替母亲拿去花鸟市场卖了折抵药费。她略显郑重地说:“兰花从挖掘到种植都有独特的要求,你不必送过去,合适的时候,我自己来挖就行。”

    ⑩经袁医生这么一说,墙角那些其貌不扬的植物,顿时身价百倍,母亲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于是,母亲心安理得地背我去就诊,袁医生每周也会过来小心地挖走三五株兰花。有时,袁医生还会提来一只鸡或几个鸡蛋,甚至给母亲块儿八毛的钱买油盐,说这是买药后剩下的。

    ⑪母亲靠着那些原本不值钱的植物折抵药费,治好了我的疔疮,我的腿因此没有留下任何残疾。

    ⑫第二年,袁医生去世了。母亲带着我去祭奠,却发现袁医生家墙角废纸箱里堆放着许多已经干枯的兰花。母亲熟悉这些兰花,因为每一株都寄托过她莫大的希望。这些珍贵的兰花怎么会放在这里?经过再三询问,母亲才从袁医生女儿嘴里得知一个天大的秘密:这植物其实就叫泽兰,叶子虽与观赏兰相像,但根本就不属于兰科,而属于菊科,昆明野外遍地都是,市场上根本没有人买……

    ⑬那一刻,一向坚强的母亲哭得昏天黑地,拉着我的手,久久地跪在袁医生的灵前。

    ⑭从那时起,袁医生的身影就温暖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而那些泽兰时时勃发在我的生命中。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我记忆里模糊了故乡弯弯的山路,唇齿间也丢失了童年入耳的乡音,但这段往事一直在我心中清晰如昨。

(摘自《博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议读书

    ①书有许多种。思想深邃的书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所以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思想深邃的书。

    ②读思想深邃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③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思想深邃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路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④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思想深邃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能叫做“烂杏”。读一本思想深邃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⑤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思想深邃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含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⑥要真正读一本思想深邃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拒绝,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游戏的畅快。电脑的奇妙,影视的缤纷、旅游的轻松,散步的悠闲,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体会思想的深邃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永远的朋友

【印度】阿迪提•达斯•鲍米克

罗兹•玛丽讲课生动,同学们不止喜欢而且殷切期待她的课。周一她要讲古巴比伦一首诗歌中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之间的友谊。

她开始讲解作品的主要思想时,有人举起手来。“老师,您觉得世上真有诚挚的友情吗?”

ㅤㅤ这个问题让她一怔。这意味着她不得不讲一个故事,一段在她心中埋藏已久的往事。

她朝窗外望了片刻,然后又扭头看着同学们殷切的眼神。接着轻柔地说:“孩子们,这件事是我亲眼所见。”

当年我在南美洲玻利维亚教学。

一天,有一家人搬到镇上,这家有个儿子叫约翰,七岁上下。这孩子很粗鲁,没礼貌。他来的第一天就打破了教室的窗户玻璃。他打架,撕破别人的衬衣,推搡别人,打碎物品。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周,恶行没有一丝改变。

我们去家访,但他的父母好像忙得很,丝毫不理会我们的要求,这让我觉得应该归因于父母关爱的缺失。

我让他坐在班里最优秀的男孩身旁。

他们坐到一起的第一天,约翰就把马丁餐盒的午餐吃了个精光。他过去也常常那样做,当别人为此恼怒或者哭泣时,他会格外开心。但是马丁却微笑着说:“我可以吃你的吗?我饿了。”他吃了一惊。约翰就像被这令人愉悦的请求摄去了魂魄一样 , 他打开饭盒,递给了马丁。

第二天, 约翰撕破了马丁的一页书,他相信马丁一定会大喊大叫,跟他干上一仗。但是马丁仅仅是去找老师要胶带把书粘了起来,并没有说一句难听的话。约翰再次目瞪口呆。

约翰对马丁的温和的性情失去了耐心,他用各种办法来激怒马丁。一个月后,约翰停止了胡闹,问马丁: “你哪儿来的这么大的耐心,你为什么不反击呢?”

马丁笑着对约翰说:“我不跟朋友打架。如果我知道自己能把东西修好,有其他办法解决问题,为什么要伤害别人呢?我妈常说,如果你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就会遭到双倍的报应。”

马丁的话对约翰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他静静地注视着马丁。马丁问:“告诉我,约翰,为什么你总是损坏他人的物品?你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的敌人而非朋友。”

这个问题直刺约翰的内心。他羞愧至极,眼里第一次涌出了泪水。他用双手捂住脸,然后用一种低沉压抑的嗓音说:“爸妈从来不曾关注我,他们从不跟我打招呼,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我有个如影随形的保姆,但我想跟爸妈在一起。有一回我打破了家里一个昂贵的雕像,爸爸终于站到了我面前。他训了我。可是,我很高兴,因为他至少离我近了一些。又有一天我弄坏了家里的电视,妈妈狠狠地抽了我耳光,可是至少,她接触到了我。我想只要我做了坏事,我就能有时间跟爸妈在一起。只要破坏东西就能吸引注意,那我最好就那样做。马丁,你不了解没人理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泪水沿着他的面颊流了下来。

马丁觉得很抱歉。“好了,约翰,你能向我保证一件事吗?”马丁热切地问。

“什么事?”约翰捂着脸问。

“如果我一生都和你在一起,不论艰难还是顺利,不论你是否需要我,如果我保证能给你十分的关注,你会停止胡闹吗?我可以保证我会随时支持你。”马丁紧紧握着约翰的手说。 “会,我会停止我所有的恶劣行为。”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擦擦眼泪,拥抱了马丁。

第二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约翰走到全班同学面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道歉,并向大家许诺,说他将会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好朋友。他向我走过来,感谢我让他坐在了马丁的旁边,我感到十分欣慰。几年过去了,他们的友谊越来越牢固。从学习到篮球,马丁方方面面都帮约翰,而约翰也确实需要他的帮助。

时光荏苒,我很高兴地看到他们的友谊在不断加深。马丁总是护着约翰,使他免遭一切可能存在的威胁。但不知怎么地,在内心深处,我总觉得约翰不像马丁那样无私,他的心底仍然隐藏着羡慕或嫉妒的情绪。

一年冬天,上午10点钟,学校的楼房开始剧烈抖动起来,是强震。鉴于高年级学生有能力照顾自己,我们就先把低年级的孩子拖出教室。

地震不时袭来。当我们到达三楼时,我看见了约翰,他趴在地上,靠柱子支撑住自己,伸手去拉谁上来。让我吃惊的是,居然是马丁悬在下面。约翰呜咽起来,抽抽搭搭地说:“如果我今天松开你的手,我将无法活完余生。是你教给了我生而为人的感情,教给了我爱与被爱。你在我生命的每一刻都给予我支持,不论那时是悲伤还是欢乐,所以你现在怎么能指望我逃跑,把你扔在这样的绝境里不管不顾?而且你向我保证过要今生和我在一起,我不会让你违背诺言,我的朋友。”

听他们这样说着,我的心都要碎了。我先前对约翰的看法完全错误。地震再次袭来。等我们站稳脚跟,从边墙上方看过去,他们俩都坠落在地,头枕在血泊里,手却还紧紧握在一起。他们信守了诺言,直到最后都没有离开彼此,即使在他们坠落于坚硬地面的那一刻。

罗兹的眼角蓄满了泪水,仿佛又重新见到了那场灾难。没再多说一句话,她离开了教室。

(选自《译林》2019年1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