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飞天”凌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新华社莫斯科7月13日电(记者许苓仁、刘广、林榕)把所有的矜持都抛掉,让热泪尽情地流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的中国人眼睛湿润了。

    ②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选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轮就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在这轮投票中,北京获得了56票,多伦多为22票,巴黎为18票,伊斯坦布尔为9票。

    ③在投票前各申奥代表团作陈述报告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将信守在北京陈述报告中所作的所有承诺,并尽一切努力帮助北京实现其承诺。

    ④北京在国际奥委会首轮投票中获得了44票,多伦多、伊斯坦布尔、巴黎和大阪分别得20、17、15和6票。大阪第一轮被淘汰。

    ⑤今天共有11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参加了投票。首轮实际上有104名委员投票,有效票为102张。第二轮有106名委员实际参加投票,有效票为105张。

    ⑥风度翩翩的何振梁噙住了泪水。面对排着队上前祝贺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只有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的朋友们。

    ⑦何振梁在来莫斯科前接受本社记者的专访时说,现在的北京比八年前有了很大进步,北京应该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⑧该轮到北京办奥运会了!这不仅是何振梁的自信,也是本社记者在投票结束后采访国际体育界人士得到的普遍回答。来自韩国的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金云龙说:“北京本来就有办奥运会的能力,此次获胜丝毫也不让人觉得意外。”瑞士奥委会主席长荃·瓦特说:“现在是奥运会到中国去举办的时候了。我相信北京一定能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⑨北京市市长刘淇与国际奥委会签订完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合同后步入新闻大厅,立刻被中外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刘淇说:“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北京一定会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他说,他刚才签字的钢笔无比珍贵,他要永远保存下去。

    ⑩兴奋不已的前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对记者说:“北京获胜比我拿世界冠军还高兴。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进步的肯定。”

(1)、导语是对事件或中心的概述。本文的导语是(    )
A、第①段 B、第①-②段 C、第②段 D、第①-③段
(2)、这篇新闻的主体写了三点内容,依次是: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
(3)、第①段中的“所有”“都”“尽情”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4)、你认为“该轮到北京申办奥运会了”一句中“该”字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
阅读《剥豆》,回答文后问题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 , 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我剥豆的速度分明又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音:suō,义:斜着眼看)。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碗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 , 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火车上的相遇邓迎雪

    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

    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

(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第3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zhèn)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通“猝”,突然。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19年全国高考中:林万东考取理科13分: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被该校自动化系录取。据了解,林万东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由于父亲有腰伤,无法干重活,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母亲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砖背沙。高考结束后,林万东到昆明的一处工地陪母亲一起打工。他在日记中写下:“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成绩出来时,林万东正在工地搬砖赚钱,得知考了713分,他喜出望外。他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的写照。

【材料二】我出生在云南宣威市阿都乡一个山村之中,这里是深度贫困地区。虽然我的童年有亲近自然放肆玩耍的快乐,却也有贫寒人家万事皆难的辛酸。

    爷爷85岁,长年独自生活,爸爸的腰伤和脑梗让他失去了重体力劳动的能力,家里的经济压力全压在了妈妈一个人身上。

    妈妈今年四十一岁了,每天干着和男工一样的重体力活仅仅四个月,已经瘦了三十多斤。

    姐姐在上大学,弟弟还在念高一,爸爸的身体又不好,我们一家人在压力下缓步前行,都在期待着黎明的出现。

    今年我19岁了,应当承担起更多责任。我知道,高考不仅是我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或许也将成为我们一家新的起点。

    如愿以偿地拿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回到家,看到他们脸上久违的笑容,我知道,这个家庭的光明还远未到来,可我已经给家人带来了更多希望。

    爸爸曾告诉我,咱穷人家的孩子,考上一个重点就可以了,妈妈也从不在我面前表现出她在工地上有多么辛苦,现在我知道,他们是不希望我带着压力走进考场。

    现在我明白了望子成龙四个字对父母的重量。一个成器的孩子,不仅仅带给父母喜悦,甚至还寄托着他们的尊严。

    高考结束后,我去了妈妈工作的工地帮忙,一天的工作下来,我的双手已经完全使不出力气,然而妈妈告诉我,今天我的工作量甚至只有她平常的三分之一。

    可能是心疼我,妈妈不让我继续在工地工作了但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里减轻负担,同时也为大学生活攒点学费。于是,我决定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假期给学弟学妹们补习功课,希望自己的高考经验对他们有所帮助。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对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来说是最真实的体验。

    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知道自己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我不在意前方是艰难险阻,还是五彩缤纷,我只知道,这是一条新的路,而我将努力带着我的家人在这条路上一起走向幸福。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选自《林万东的日记》

文学文本阅读

三个问题

〔俄〕列夫·托尔斯泰

有一天,某个国王忽然想到,如果他总是知道开始做一件事情的适当时间,如果他知道谁是他该听取其意见的适当的人, 而谁又是他应该避开的人, 尤其重要的是,如果他总是知道什么是他该做的最重要的事, 那么他做起事来就会万无一失了。

他想到这个主意之后,就晓谕全国。国王面前来了许多博学之士,但是他们的答案却各不相同。 国王一个也不同意, 于是决定去请教一位以智慧而闻名遐迩的隐士。 隐士住在一片树林里, 除了普通老百姓以外,从不接待任何人。 国王微服去拜访,在到达隐士的小庵之前就下了马,并且留下了侍从,只身前往。

隐士正在他的庵前挖地。 他见到国王, 跟国王打了个招呼, 又继续挖他的地。 隐士又瘦又虚弱, 他的铁锹每次下去挖起一点点土, 他就累得喘个不停。

国王走上前对他说: “我到你这儿来, 圣明的隐士,是要请你回答我三个问题:我如何才能知道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谁是我最需要的人,我因此对他的话应该比对旁人的话予以更多的考虑? 最后,什么是需要我首先关心的最重要的事?”

隐士静听国王说话,没有回答,然后向手上吐口唾沫,重新挖起地来。

“你累了,” 国王说, “让我来替你挖一会儿吧。” “谢谢。” 隐士说,把铁锹递给国王,在地上坐下来。

国王挖了两畦地, 又停下来提出他的那三个问题。 隐士还是没有答话,只是站起来, 伸手要那铁锹, 并且说: “现在你歇一歇吧———让我来挖会儿。”

但是国王不给他铁锹, 还是继续挖地。 两小时过去了,国王最后把铁锹插在土里,说: “要是你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就直说好了,这样我也好回家去。”

“有什么人跑过来了,” 隐士说, “我们瞧瞧。”

一个长着一脸大胡子的人从林中跑出来。 那人用手按着肚子, 血正从手下面溢出来。 当他到了国王那儿,就晕倒在地。 国王和隐士解开那人的衣服,看见腹部有个很大的伤口。 国王尽量把伤口洗净,但血还是不停地流出来, 国王一次一次地把被血渗透的绷带解下来,洗净,再包扎起来。最后,血不再流了, 那人缓过气来,要求给点水喝。 国王给他拿来了清水。 这时候, 太阳已经落山,天气凉了。 国王在隐士的帮助下把伤者扶到庵里, 让他躺在床上。 国王由于赶了路, 又做了许多事, 就在门槛上坐下来睡着了。早晨醒来,过了好一会儿, 国王才记起他这是在哪儿,那个躺在床上、 用亮晶晶的眼睛盯着他看的大胡子陌生人又是谁。

“宽恕我吧!”大胡子看见国王醒了,正看着自己,就微弱地说。

“我都不认识你,你有什么可宽恕的。” 国王说。

“我认识你。我就是那个誓死要亲自向你报仇的人, 因为你处决了我的兄弟, 又没收了我的财产。我得知你单独来看望隐士,就决心要在你回家的路上把你杀死。但是一个白天过去了, 你还没有回去,所以我就从埋伏的地方出来找你,恰好碰到你的侍从,他们认出我,把我打伤, 我是逃出来了,但要不是你把我的伤口包扎好,我就会流血而死。我想杀死你, 而你却救了我的命。 瞧吧,只要我活着,只要你也愿意,我将做你最忠实的仆人,并且要我的孩子们也这么做。 宽恕我吧!”

国王很高兴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跟他的敌人和解了,还交到了一个朋友。他不仅宽恕了他, 还说要让他的仆人和御医来看护他, 又答应归还他的财产。

离开了伤者, 国王又去门廊那儿找隐士, 国王对他说: “我最后一次请求你, 圣明的人, 回答我的问题吧。” “你已经有了答案!” 隐士说。 “什么答案?你这是什么意思?” 国王问。

隐士说: “要不是你昨天可怜我柔弱无力, 替我挖地而不去走你的路, 那个人就会袭击你,你也就会懊悔没有留在我这里了。所以最重要的时候就是你在挖地的时候,我是你最重要的人,为我做好事是你最重要的事。然后,那人向我们跑来了,最重要的时候是你看护、照顾他的时候,因为要不是你包扎好他的伤口,他就来不及跟你和解了,所以他是最重要的人,你为他所做的事是你最重要的事。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 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唯一有所作为的时间。最重要的人是同你一起的人, 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以后究竟还会同别的什么人打交道。而最重要的事则是对他做好事, 因为人生在世原本就只有这一个目的!”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