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完成题目。
(1)、词的上片中词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词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
(2)、指出下面词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①“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的情感: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情感:

(3)、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代写作缘由。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二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精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呼猿洞(其二) 陈洪绶

痛恨遇真伽 , 斧斤残怪石。山亦悔飞来,与猿相对泣。

洞黑复幽深,恨无巨灵力。余欲锤碎之,白猿当自出。

[注释]①呼猿洞:在今杭州飞来峰上。②陈洪绶:明末书画家、诗人,明亡后为僧。③真伽:即下文中杨髡,元朝宗教官员,大量盗掘南宋诸皇陵,相传呼猿洞中有其石像。④巨灵:古代传说中的大力神。

【乙】飞来峰 张岱

飞来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深恨杨髡,遍体俱凿佛像,罗汉世尊,栉比皆 , 如西子以花艳之肤,莹白之体,刺作台池鸟兽,乃以黔墨涂之也。奇格天成,妄遭锥凿,思之骨痛。亦犹士君子生不逢时,不束身隐遁,以才华杰出,反受摧残。且杨髡沿溪所刻罗汉,皆貌己像,骑狮骑象,侍女皆裸体献花,不一而足。田公汝成锥碎其一,余亦碎其一。闻杨髡当日住德藏寺,专古冢。有僧真谛者性呆戆 , 闻之大怒,枭呼诟谇。主僧惧祸,锁禁之。五鼓,杨髡起,趣众发掘,真谛而出,抽韦驮木杵,奋击杨髡,裂其脑盖。从人救护,无不被伤。但见真谛于众中跳跃每逾寻丈若隼撇虎 , 飞捷非人力可到。杨髡大惧,不敢往发,率众遽去。此僧也,洵为山灵吐气。

(选自《张岱诗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戆:zhuànɡ 鲁莽刚直。②枭呼诟谇:大叫辱骂。③垣:墙。 ④韦驮:佛教中神将,此为寺中塑像。⑤遽:急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