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试卷(B卷)

阅读训练

宁静的周庄

    踏进昆山周庄镇,除江南典型的水乡风貌外,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儿环境的宁静。小街两旁的房子大多虚掩着,在街头漫步,听不见任何家什、电器的嘈杂声;镇上开着许多饭馆与店面,也不闻拉客的喧哗声;时而也有卖青团与麻糕的小贩吆喝,却是富有柔性的吴语,悠扬的声调在小巷里飘飘忽忽,如一段抒情的小夜曲;时见三两个老人坐在河边长条石凳上或屋檐前喃喃细语。那声音仿佛是故意放低的,像怕惊醒梦中的婴儿。小河两旁树丛、石凳、屋边,星星点点散坐着美术学院的穿红戴绿的学生,他们屏气敛息,用笔描绘着周庄的小桥、屋宇、木船、街道、流水、行人……踱到南湖边,更静得出奇、静得别致。岸上树影浓郁,绿草茵茵,一个老渔翁盘坐草地默默地补着渔网,小虫在草地上悠悠蠕动……偌大的湖面上,湖水溶溶,在阳光下闪闪烁烁。远处,几条渔船在水面上无声无息地漂浮,偶尔传来几下“哒、哒、哒”的船声,越发使周庄显得宁静。

    远离喧嚣繁华的都市,闲游于这有着900年历史的古朴、简雅的安宁之地,使人顿觉心旷神怡。我沉浸在这日光桨影的静土中,犹如置身梦里……

(1)、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街头慢步       湖水融融      心旷神殆 B、街头慢步       湖水溶溶      心旷神怡 C、街头漫步       湖水溶溶      心旷神怡
(2)、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忽忽           

喃喃细语           

绿草茵茵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宁静——          偶尔——

古朴——          繁华——

(4)、周庄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儿环境的宁静。

(5)、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归国博士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今年48岁,是苏州医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爱人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在苏州附属医院建造了一所研究室,花了整整100万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一定很有钱,问他:“你带的什么手表?”他爽朗的笑道:“国产的,苏州牌,便宜,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100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国产表。人们被这种崇高的精神所感动,敬佩的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院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7年了,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影子。原来,访问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常给我寄点。”

    这位博士归国11年了,他用辛勤的劳动换取累累硕果,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病,现在这项研究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问。

    “你就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