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试卷(A卷)

阅读天地

山间小记

    我越来越喜欢植物世界了,因为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和谐与生机,充满了宁静与安详。

    植物们就是这样,生在哪里便站在哪里,老老实实地站上一辈子,谁也不会跑,谁也不会走,自己找养分,自己找阳光,自己成长自己,自己健壮自己。它们之间,谁也不惹谁,谁也不害谁,谁也不打谁的歪主意。因此,它们这个世界里,便没有追赶,没有欺侮,没有相互间的殴斗与残杀。

    坏的是,因为它们没有脚,灾害来了无法闪躲,旱涝来了无法逃避。渴了,不能移动身子去找水喝;饿了,也没有办法迈开脚步去找东西吃。好在它们能挨、能忍。有多少吃多少,有多少喝多少。不争、不吵、不抢夺。

    植物们默默地繁衍它们的子孙,默默地绵延它们的后代,也默默地构建它们自己的世界。就拿我家后面的这片山来说,没有人播种,没有人栽培,也没有人去理会,而各类植物们却在这座山上构建起了它们的完美世界。自低矮的小草,到高挺的大树;自爬蔓的藤葛,到丛生的灌木,都是那么的青嫩,都是那么的壮旺。山的年龄一定是很高了,而植物们的“宗族”,也有很古老的历史了,它们便一代接一代的,守着这片山,守着它们自己的世界。

    为了生长,为了生存,为了千秋万世的子子孙孙,植物们也用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来保护自己。像某些高个子的果树,为了避免外来骚扰,不得不用树干把花果擎举得高高的。像某些荆棘,为了避免外来的欺凌,不得不武装上一些针刺。荆棘植物看起来怪凶的,然而,你不去惹它,它是绝对不会惹你的,没有听说有站起来追人的荆棘。别看它有针刺,不是用来攻击,而是以之自卫。

(1)、看拼音,写词语。

hé xié            fán yǎn

sāo rǎo            jīng jí

(2)、从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     ——

(3)、写出表明作者对植物充满喜爱之情的句子。

(4)、写出文章第4、5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

(5)、用课外知识,举具体实例说明“为了生长,为了生存,为了千秋万世的子子孙孙,植物们也用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来保护自己。”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望远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个皮包,那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将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赴国宴,游长城。临别,老将军听说她转道去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为什么这个皮包不上锁?老将军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邻座的外交官都盯着这个皮包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奇怪,里面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

   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

   且慢,一位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地位显要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

    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突然。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小字——国军上尉:SoW。

  “SoW”——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

   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大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  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雾中。

  飞机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大陆在延伸,孤岛在漂移,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梅兰芳入党的故事

    梅兰芳不但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的入党,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59年春天,艳阳高照、春意浓浓。梅宅书房却门窗紧闭,只从窗前射进一点光亮。梅兰芳披着一件浓灰色的上衣,背门朝窗伏案认真地书写着,一连十多天都是这样。他那凝重的神态,融合着书房里的色调,显得格外庄严。夫人轻轻推开房门,悄声问道:“何不请秘书笔录或整理呢?”梅兰芳放下笔,郑重答道:“不,这不能请人代笔!”原来,桌上厚厚的一叠文稿,是他亲笔撰写的入党申请书。其中写道:“本人已过花甲之年,却时刻自问:我为什么要申请入党?其实,早在建国初期,我就在心中立誓要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工作,也就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我由衷感激周恩来、陈毅、周扬等同志对我在政治上的亲切关怀……”

    原来早在解放初期,梅兰芳到上海演出时,当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就曾同他促膝长谈,希望他做一个“党员艺术家”。当梅兰芳积极投身抗美援朝的京剧义演时,周恩来总理也曾亲切地对他说:“你应该入党了,党需要人民艺术家!我表个态吧,周恩来愿意做你的入党介绍人。”当时,梅兰芳谦虚地说:“总理,我还做得很不够。我们当演员的,生活上有些散漫,要不断改正呀。”周总理笑了笑,握着梅兰芳的手说:“生活方面的事尚属小节,主要是看一个人的政治品质。”这一切,令梅兰芳终身难忘。

    党组织接到梅兰芳亲笔撰写的入党申请书后,立即打印几十份,分发有关党员同志审阅。党组织负责人特地找梅兰芳长谈:“党组织正在研究你的入党问题,你是否就请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做你的入党介绍人?”在此之前,也确实有周总理和贺龙同志介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入党的先例。梅兰芳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严格要求自己,不去请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做自己的入党介绍人,而是请自己所在单位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张庚、马少波同志做他的入党介绍人。

    1959年3月16日,经中国戏曲研究院党支部大会讨论并投票,一致通过梅兰芳加入中国共产党。

    梅兰芳入党之后,主动提出取消他每月在中国京剧院拿的保留工资1100元,只拿他当时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的文艺一级工资336元。同时,梅兰芳还提出把个人存款也全部交给党组织。

    梅兰芳入党后,他在政治上更为严格要求自己。一次,适逢他出席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因身体欠佳,领导批准他次日不出席会议,回家休息。当他驱车返回北京护国寺一号住宅时,收到一封匿名信,威胁他说如果胆敢出席次日的会议,小心脑袋!可梅兰芳面对这封恐吓信不以为然,第二天仍抱病出席了全国人大会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心比心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母亲用另一

    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位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再见了,亲爱的母校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小学的学习生活转瞬间就过去了。在这离别母校的时刻,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心中充满了留恋之情。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

    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那________的教诲,忘不了您那________的目光。从开始学枯燥的拼音字母到能写朗朗上口的作文,您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杨老师,你还记得我这个曾经口吃的学生吗?您送给我一本《绕口令》的书,________地嘱咐我天天读。是您那充满期待的目光鼓舞了我。在您的指导下,我苦练说话本领,终于改掉了口吃的毛病!

    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我们朝夕相处的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六年中,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一起在平整的操场上尽情玩耍。转眼间要分开了,心中怎能平静呢?记得四年级时,我不慎被玻璃扎伤了脚,是你们,替我背着书包,搀扶着我,一步一步________地上下楼梯。这种亲如手足的同窗情谊我怎能忘记?

    忘不了,美丽的校园!您像一位温和的母亲,用________的乳汁哺育着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奋发努力、团结友爱、讲究文明、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中获得了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力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再见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再见了,敬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      (简单、简朴、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紧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      (悲哀、悲伤、悲壮)的历史来: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验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治里,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