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问题。

乙卯重五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习俗?
(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举一反三

文学作品阅读,完成各题。

旷野灯红(节选)

    ①我迷路了。

    ②发觉自己迷路了,我第一个反应便是惊惶。惊惶之后,那夜里的声响便更怪异、更刺耳,且纷繁杂沓。

    ③于是,脚跟踩不踏实,趔趄不止,跌倒趴下便是自然的事。

    ④很想躺下去,但又忍不得夜幕里这一种莫名的屈辱,便带着浑身的创痛,朝无边的幽暗跌撞而去。

    ⑤“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我心里说。但路愈走愈陡了,树木也愈来愈稀疏。凭着爬山的经验,我知道已攀上了相当的高度,不能再贸然走下去了,否则弄不好会跌到深渊里,做一无谓的少年鬼。站在那里,我很想走下去,却不能再走下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是一种绝望的心境吧!

    ⑥泪,无声地落下来。但在泪眼的一片模糊中,我却发现右前方有一线隐约的微光,泪竟倏地止住了。揉一揉眼再看,那一线微光依然时隐时现。抽紧的那颗心便松开一道缝。我朝着那个方向摸索而去,心中再无一丝犹豫。爬了一段坡以后,那线光便成了清晰的一团一可以确认,那是一扇不眠的窗。心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唯一的鞭子。

    ⑦到了跟前,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屋。敲一敲门,门竟悄然自开。灯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安详地躺在床上。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分明已知道夜客到来,却不说话。

    ⑧“婆婆,我迷路了。”我告诉她。

    ⑨“哦。”她只欠了欠身,  “坐吧,我眼睛不好,看不见你。”

    ⑩我愣了一下,依旧站着。

    ⑪“孩子,你要去哪儿呢?”她有气无力地问。

    ⑫我报了我要去的那个村子。

    ⑬她长长地“哦”了一声,坐起身来,说:  “到底是个孩子啊,应该爬西边那座山,却爬到东边来了。白天,在日头下,也要爬半晌呢。”

    ⑭在灯光下,虽然知道自己走了好长好长的冤枉路,我却没有一丝惋惜,竞“咯咯”笑起来。我此时的感觉很奇异,似从娘怀里走散的孩子,又回到娘怀里一样,失散的痛苦已全然忘却了。

    ⑮交谈之后,知晓这瞎眼婆婆是个五保户,山下的人白天上来转一遭,看她柴米不缺、安然无恙,便又不停留地下去了。漫漫长夜,是独属于瞎眼婆婆的。

    ⑯“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整夜点灯呢?”

    ⑰“为什么?灯亮着,野兽不敢来,夜盗不敢来,灯是瞎子的眼哩。”

    ⑱“瞎子的眼?”我惊叫道。

    ⑲那一夜,我住在了她那里。

    ⑳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旷野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是多么重要啊——它是生命存在的证明。

 (摘自《读者》,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