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④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⑤陪伴你的,有刚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啾,充满果汁的空气……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怒放的凌霄,绛紫或淡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⑥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矗”和“伊始”,乃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

    ⑦“日出”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重视的一幅杰作。

    ⑧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⑨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⑩“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⑪透过那桔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⑫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⑬仔细想想,或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忪,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踏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日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⑭或许还有其他的机会,比如登泰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由久的演出开始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到了。和预期一模一样。你会突然惊醒: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是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⑮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⑯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⑰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

(1)、文章以一封信开头,请分析其作用。
(2)、第⑤段想象丰富,用词新颖别致,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3)、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②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

(4)、“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为什么?
(5)、细读全文,联系拓展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身边处处有美景,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美景给你美的力量,让你消除烦恼,拥有一颗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心吧。

如果你去看日出,会有什么不同于作者的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水刀的力量
华兴恒
①“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水在诗词歌赋中,历来以柔著称。我们平时看到的水也总是“温柔”无比,毫无冲击力,这是由于它处于静止状态或流速缓慢的缘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有办法使看似柔弱无力的水一反常态,变得坚硬起来。
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就已研发出一项新的加工技术,这就是高压水射流切割技术,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水刀”。这种“刀”可以说是锋利无比,甚至削铁如泥,其卓越的性能远远高于金属刀具。
③所谓“水刀”,其实就是一束很细的高压水射流。当人们通过一定的方法迫使水以超过声速的速度通过极小的喷嘴时,聚集成的高压水射流就具有了切割不同材料的能力,这种高压水射流的出口直径还不到0.5毫米,比细自动铅笔芯还要细一些。水喷流出口时的压强在50兆帕以上,这就相当于在1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放上5千克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力。
④在如此之大的压力作用下,这种超音速的水流在冲到被加工材料的瞬间,由于突然受到阻碍,其速度就会急速下降,压力便会因此而骤然增加,顷刻间就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被加工的部位极小的面积上发生脆性断裂,从而达到对工件进行切割的目的。如果在水中掺入硅石等磨削材料,水射流的切割能力还会成倍地增加,其加工效果明显优于用金属刀具切割工件。
⑤显然,水流不是刀,可是它确实起着刀的作用,并且其性能远优于刀。用“水刀”可以加工用金属刀具无法加工的复杂型面和沿任意曲线切开的零部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仅“水刀”加工的工件的切口整齐光滑,没有粗糙的边缘、分层、撕扯、变形等问题,而且工作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几乎可以全部被水带走。同时在切割的过程中,“水刀”所引起的振动和噪声都很小,所产生的少量切屑也会随水流走,不会出现切屑飞扬的情况。另外,“水刀”还有一个最大也是最突出的优点,这就是它不存在刀具磨损的问题,并且废水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这样又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真可谓一举多得。     (选自《百科知识》

阅读《一双脚上的修养》,完成下列各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黏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又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竞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心!鸡血有毒

游识猷

    ①从前有王后向魔镜发问:“世上最美的人是谁?”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她死了。于是人们吸取教训,对着镜子说话再不用问号结尾,都用感叹号,连杜德伟接受采访时都说自己的保养秘诀是每天对着镜子喊“25!25!”机场成功学大师的口号就更触目惊心了。——“我最棒!”“一定成功!”“先赚一亿!”

    ②问题是,这样对镜打鸡血,真得可以明目瘦身发家致富吗?

    ③不能。2009年,滑铁卢大学心理学研究者乔安妮·伍德发现,积极的自我陈述有时会失效,甚至有害。如果你本来就觉得自己很行,那么鸡血能帮你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但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行,想通过喊口号来让自己行,千万住手,鸡血对你有毒。

    ④在伍德的研究中,自尊高的人在对自己说几次“我值得人爱”后,心情的确更佳。而自尊低的人,反复自勉“我值得人爱”,反而更低落。原因很简单,鸡血起效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相信那些鸡血。

    ⑤当你本来就觉得自己很棒、有价值——也就是心理学说的“自尊够高”——你就容易被“我一定行”的口号燃起斗志。

    ⑥然而,对自尊较低者来说,绝对正面的自我陈述不符合他们内心对自己的评价,因此百分百积极正面的口号反而会引起条件反射式的自我否定。他们一边违心地喊“我一定行”,一边得压下无数个自动升起的“我不行”。而研究证实,情绪和想法无法被压制,它们被压抑得越厉害,就反弹得越凶猛。越渴望遗忘,越念念不忘。越努力否认,越记挂心头。“我最瘦”的口号,帮得了瘦子维持,帮不到胖子减重。

    ⑦伍德发现,辩证的自我陈述才对自尊较低的人管用。毕竟,一点小差错就能将他们打入深渊。习惯了自我抹黑的人,如何说服自己是纯白的呢?中立的浅灰更适合。比起“人人都爱我”,他们更同意“有人爱我,有人不爱我”。比起“我最棒”,他们更信服“我有时能做到,有时不能”。——别小看这些陈述,平心静气的自我肯定,远胜于垂头丧气地自我否定。

    ⑧另外,“我在某个具体方面可以很行”的陈述,也适合低自尊者。与其说“我什么都能做到”,不如对自己说“可以写出清晰明了的邮件”。还有一种更棒的陈述,是成长型陈述,无论自尊是低还是高,都可以对自己说,“我虽有不足,但我能从挫折中学习。”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