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故事多

    新疆和硕县苏哈特乡,居住着900多户人家,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汶(wèn)列彦是全县民族团结的先进个人,担任乡中心学校的校长,作为这个民汉合校的当家人,她为了学校各民族师生可是费了心。维吾尔族女生董秀兰中考时填错了志愿,虽然分很高,可是通知书没有来。汶列彦就带着董秀兰母女几次去库尔勒,找招生办,跑巴州师范,最后董秀兰如愿上了师范学校。

    小学部有两名回族学生马勇、马强不慎被火药烧伤,脸部、胸部溃(kuì)烂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可贫穷的家庭只能让他们躺在家里,为了孩子的生命,汶校长向全校师生发出号召,为回族学生捐款。仅两个小时,捐款就达2200元,接过饱含全校500多名各族师生深情的捐款,兄弟俩的母亲流下了热泪。

    如今的苏哈特乡,各民族群众之间形成了团结互助、关心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气。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和睦      一家

团结      关心

一方,八方

(2)、给多音字选择恰当读音。

chǔ      chù

            相

(3)、短文共讲了件事,分别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每当看到桌前两个刚劲的隶书大字―“勤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老师。和老师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是多么值得回忆啊!

    ②________是那北京闷热的仲夏夜,还是那春寒残冬的早晨,在那个小四合院里,________会不时地发出一老一少开怀大笑之声。

    ③这座小四合院,就是我学绘画的第一位老师―谷溪的家。

    ④在这里,我懂得了真正的美,真正的艺术。他是李苦禅、娄师白的学生,但他从来没有因此而满足。每次我到他家,他总是在挥毫作画。

    ⑤记得那还是在六月的一个晚上,我第一次到他家,他还没有回来。等了好久,门开了,一位中年人走了进来,高高的个儿,穿着传统服装。他进来就说:“哎呀,对不起,我回来晚了,真对不起。来,今天我教你画竹。”当时,我才九岁,就在那间斗室,他,我的老师,为我打开了第一扇 艺术之门。

    ⑥记得我第一次画竹,不敢下笔。他在一旁鼓励我,可我画下一笔时,他的话语又响了:“不要随意下笔,要想好了怎么画。你看,像这样把笔往下按,然后猛提,这样画出的竹枝、竹叶才有精神!”【A】后来,我慢慢懂了,这就是他所要求的“画一笔就要画好”,而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B】我不仅向他学习艺术,也是在学画风。俗话说,文有文德,画有画德。这从他那一方方印章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我最喜欢那方刻着“涂鸦”的印章……

    ⑦他是我的良师益友,________我已从师他人,________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那是永远值得回忆的。

课外阅读。

童心的天堂

    早晨,阳光下,一个孩子蹲在一(棵  颗)小草前,凝视着草叶上的一颗露珠。

    母亲走过来,看孩子在干什么。

    “妈妈,这草叶上的露珠怎么会越来越小呢?”

    “被阳光蒸发了。”

    “最后,整个露珠都会蒸发掉吗?”

    “孩子,会的。”

    “多美的露珠啊!就这样消失了,多可惜呀。”

    只见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

    “孩子,你在(做  作)什么呢?”

    “我在为露珠遮挡蒸发它的阳光。”

    “这样做是没用的,最后露珠都会消失的。”

    孩子说了一句话,令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这样(至  致)少可以为露珠遮住一些阳光,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冬天,母亲和孩子堆着雪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有了。

    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

    母亲问,还差点什么呢?

    孩子突然解开棉衣的(钮  纽)扣。

    母亲赶忙劝阻,说解开纽扣会冻着的。

    孩子说,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衣服也没穿,更会冻着。

    说完,孩子把从身上脱下的棉衣,披在了雪人的身上。

    深秋,叶子纷纷从树梢落下来。

    “妈妈,现在怎么不刮风呢?”

    “现在刮风不是很冷吗?你为什么想要刮风呢?”

    “__________刮风,这些落叶__________可以乘着风轻轻地落到地上,就不会摔得那么疼了。”

    “孩子,见别人摔倒了,当你懂得去疼别人时,你的心就是垫在地上的棉絮,摔倒的人,就不会感到那么疼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