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诚实和信任》同步练习

诚实和信任
一天深夜,我qū chē从外地回布鲁塞尔。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然很差。
快到家时,汽车从快车道进入慢车道,便听到“咔嚓”一声。我以为汽车出了gùzhàng,便赶快停了车。一检查,我发现右侧的反光镜碎了。我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看见一辆小红车停靠在路边,左侧的反光镜也碎了。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zérèn应该在我
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于是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的男子打来电话。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汽车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把购货单据寄过来,我把钱寄给你。”“不用了,没几个钱。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使我深受感动!”
“不,这是我应该的,这笔费用有我付”
“不,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真诚和信用,这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感谢你!”说完他便撂下了电话
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诚实和信用比金钱更重要”的那句话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1)、写出正确的词语。我qū chē从外地回布鲁塞尔;我以为汽车出了gùzhàng;zé rèn应该在我。

(2)、请你把第三小段补写完整,“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人。于是(提示:联系三天后发生的事情,想想“我“当时做了什么?)

(3)、在这篇短文中,“我”的诚实表现在? “我”对车主的信任表现在?

这件事情圆满的结果,让我感到诚实和信任能够?所以说它比金钱更重要。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笔和墨水壶

       有人看诗人桌上的墨水壶,不住的称赞,认为他很了不起。

     “的确如此”,墨水壶对桌上的鹅毛笔说,“我能产生出许多美好的东西,让人们几乎不敢相信。当人们把笔伸进我的身体时,我也不晓得自己能产生出什么东西,但我能在纸上写出好多。我太了不起了,身上总能焕发出诗人的情怀,丰富极了。坦白的说,我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多丰硕的成果。” 

    “是的,你根本不用头脑的,”鹅毛笔说,“你只是为我提供些液体而已。真正在纸上写字的是我呀!任何人都不会怀疑的。” 

   “你的经验少的可怜,”墨水壶说:“你不到一个星期就累得半死,难道梦想自己是个诗人吗?你只是个用人而已。在你来之前,我就认识你的同类,有英国造的还有法国造的。他们对我都很礼貌,因为他们都是来为我服务的。”

     夜很深了,诗人仍未回来,他去听一个音乐会,很快就被提琴家美妙的演奏迷住了。回到家里,他还想着那场演奏,并记下了提琴家的名字,还写下了这样的感想:“提琴和手只会吹嘘自己,这实在太蠢了。其实,人类也常常干这种蠢事,我们都想表现出伟大,但都是上帝所演奏的乐器而已,光荣永远属于他!” 

     “喂,这是讲给你听的。”鹅毛笔对墨水壶说:“你难道没有听清他高声朗读我写的东西吗?”
     “但这是我让你写出来的,”墨水壶说,“这无疑是对你莫大的讽刺!别人挖苦你,你却不知道,这真是太可悲了。”

    “喂,你这个墨水罐子!

    “喂,你这个臭笔杆子!”

       他们互相攻击了一会后都睡了。而那位诗人却没有睡,他心里有好多思想,这些思想像提琴奏出的美妙乐曲轻轻漫过森林,不断启发他,让他看到一线光明。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与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23岁的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博士从美国回到了祖国。到达北京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博士学位,成了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在他的导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他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并负责航空新技术的研究。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当他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美国当局听说钱学森想回国,十分害怕,害怕他带回航空新技术,使新中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就采用了卑鄙的手段迫害他。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怀。敬爱的周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

    1955年,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返回祖国的轮船,10月8日到达广州。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课外阅读。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风餐露宿,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衬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