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泰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材料一: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正在学习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
材料二:
材料三: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20世纪部分政治家及其主要言论列表
年代 | 人物 | 主要言论 |
1921年 | 列宁 |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
1931年 | 斯大林 |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实现工业化)。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
1933年 | 罗斯福 |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1979年 | 邓小平 | 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20世纪以来,面对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挑战,各国政治家们进行了深入思考,留下了一些经典言论,采取了具体举措并取得成效。请分析他们言论的共同点,补全观点,并选取与他们相关的中、外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行文流畅,字数不超出格子)
观点:_________,才能应对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