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汀东教研片六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文,按要求作答。完成下列小题。

我为什么要拿你跟别人比

刘墉

    ①今天晚上当乔安娜打电话来的时候,我顺便问了一句“她的功课比你好,还是比你差?”而在你答“比我好一点点”之后,我有些惊讶地继续问“你已经是平均九十六点多,她居然还要更好?”这时你似乎有些不大高兴地说:“这又怎么样?我们这一年级还有一个叫阿曼达的女生,平均九十九呢!人漂亮,参加的活动又多,而且还交男朋友!”最后你气呼呼地转头进去,还撂了一句话“为什么总是拿我跟别人比?我是我,人家是人家!”多年以来,几乎每次当我将你跟别人比较时,你都会有这样不愉快的反应,而在我与其他家长聊天中,也知道他们的孩子同样不喜欢比,也都曾抱怨自己的父母喜欢比。

    ②不错!这是一个大的国家,三百六十六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任你驰骋。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你确实可以不必处处跟人比,而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但是,你更要知道,当你想往高峰爬的时候,便有来自三百六十六万平方英里土地的精英与你竞争,这也就是你能获得纽约市演讲比赛冠军,到了纽约州却败下来的原因,再想想,就算你能在全州得到冠军,到了全国大赛又还有得胜的把握吗?

    ③其实从我们生下来,就面对了这个竞争的世界,我们一方面该庆幸自己能生在二十世纪、科学昌明、生活富裕的时代,一方面也得知道,我们所面对的正是二十世纪,这个知识爆发时代的竞争。何止科技、知识的竞争,连体育也是如此,想想四十年前的体育纪录,再看看今天的最高成就,当时世界的金牌得主,只怕今天都无法进入决赛,甚至不合参加的最低标准。

    ④过去的中国你只要在一乡跑得最快,就被人们称为飞毛腿,神气得不得了,因为那是交通不发达,越过一个山头,就换一种口音的时代。但是后来有了省运,有了全国运动大会,进而参加了世运。直到这时候,许多中国人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武侠小说里崇拜的“草上飞”和“浪里白条”,到了世界级的竞技场,只能勉勉强强地殿后。但是也就由于比,人们开始提高自己的准点,追求更高的理想,从失败的痛苦、愤懑中,激发力量,并学习别人的长处,今天中国人在许多方面,不是已经凌驾西方了吗?

    ⑤比,确实不是很愉快的经验。那不愉快,是因为打破了自己编织的“满足的梦”,也可以说是使自己面对了现实。有什么事情,要比你面对敌人,当面交手,来得更真实呢?所以中国有句俗语“人比人,气死人!”周瑜更在屡次受挫于诸葛亮之后说:“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生了我周瑜,为什么老天又要生下诸葛亮呢?问题是,如此推下去,每个比赛的第二名,都忿忿他说“如果得第一名的那个人没有来参加,我就是第一!”第三名的说“如果得第一、第二的人不来,我就是第一!”这世界还可能进步吗?

    ⑥所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即使得了第一,也应该用相反的方式来想:“只怕是有高手缺席,所以我能得冠军,他如果真来了,恐怕我就是第二!所以今后要更加努力,才能面对强敌,也才能保持既有的荣誉!”如此,这世界就能不断进步!

    ⑦记住!不要认为不去跟别人比,就能减少面对敌人的机会;也就能比较快乐,因为你不去比,别人却要来跟你比,这个世界也总是把大家放在一起比!参加入学考试,当有人金榜题名时,就同时有人名落孙山;参加就业考试,当别人入选时,你可能就是被淘汰的;甚至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也是从亿万竞争对手间脱颖而出,才得以受孕成为我们的。

    ⑧请问你,哪一样事情不是在比呢?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中,都是比!不是你高,就是我低!

    ⑨比,不是狭隘的排斥别人,而是积极地参与大家;是认知别人、肯定自己!是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孟子曾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力者亦若是。这”就是由“比”,进而产生自我期许、积极努力的态度!

    ⑩最后,我想问你,如果你不心存比的想法,为什么能记得那么清楚,乔安娜总平均比你多了零点五分呢?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的开头有什么好处?
(3)、文中运用周瑜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请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对于文中作者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是最有情义的
                                                                                                                                               程乃珊
        ①阅读是最有情义的,简单的白纸黑字,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②现代人在网上资讯大海洋中浮浮沉沉,又便捷又经济,但一书在手的那种感觉,是不可取代的。一段一段地读,一页一页地看,与网络的测览寻觅十分不同。读书,是立体的,是可触可感的。
        ③文字,除了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外,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文字既可以是波澜壮阔的,也可以是涟漪片片、回环不绝的。特别是中国的唐诗宋词,对文字的运用已达登峰造极之境,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种破空而来又急转而下之势,短短十几个方块字,就表现得如此尽致生动!
        ④阅读让人更优雅,更添人格魁力与风度。从小,妈妈就对我说:“女孩子可以生得不漂亮,但可以长得很漂亮。” 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我总算明白了这句话。女孩子们为了美,减肥、隆鼻、开双眼皮,无可非议,但别遗漏了最有效的一招:阅读。阅读会今男人女人都更添风度。修养风度绝对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修养而成的。修养风度的营养,很大部分就是来自阅读。
        ⑤我们对人生的认识,都是从读童话开始的。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小人鱼、灰姑娘……是我们稚小心灵最初的憧憬。然后我们认识了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漂亮朋友于连、《战争与和平》中的正人君子皮埃尔,还有贾宝玉、赵子龙……就是简单的白纸黑字,不靠什么美女俊男,也没有什么特别技巧,犹如春雨润物悄无声,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灵魂。
        ⑥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法,阅读能使我们在纷嘈的现世静下心来。只要有书陪伴在侧,你永远不会觉得失落和孤独。我的手袋里总习惯放一本书,在等人的时候,或者闲坐的时候,随时可以拿出来翻阅。人说“等人心焦”,有本书陪伴着你,你就不会焦虑发火,达到自求心静的境界。
        ⑦人们常说,岁月无情,然而阅读却是最有情义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
                                                                                                      卢新宁
         ①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②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迭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③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④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⑤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成绩考试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⑥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⑦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⑧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⑨“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⑩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⑪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人这一辈子,如果一直平平淡淡,按部就班,风平浪静,无惊无险,那也很遗憾、乏味。无论如何,总得“爆发”上一回两回,即崩谓“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以一展平生所学,建奇功,立绝学,创精品,一举成名天下闻。

       ②“爆发”,就是一个人在特殊时期,在极短的时间里,迸发出极大的能量,达到自己人生的高峰,作出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创作出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像油田的井喷一样。

       ③据传,老子一辈子默默无闻,50岁那一年,连个小芝麻官也丢了,就骑着青牛,离开家乡西行,到秦国去讲学。过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给截住了。要他留点东西再走,于是就有了函谷关前那一次大“爆发”,留下了伟大著作《道德经》.老子的“爆发”,用了两天时间。

       ④法国天才数学家伽罗华,21岁就死于非命,在临死前一夜,他有了一次总“爆发”。他知道第二天必死无疑,就一夜无眠,把自己生平的数学研究心得扼要写出,并附以论文手稿。特别是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写出的东西,为一个折磨了数学家们几个世纪的问题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并且开创了数学的一片新天地,提出了“群”的概念,用群论改查了整个数学面貌。伽罗华的“爆发”,用了一夜光阴。

       ⑤《黄河大合唱》则是诗人光未然和音乐家冼星海共同“爆发”的结果。1939年暮春,光未然躺在延安的医院里,5天写出了全部歌词。接着,冼星海在小窑洞里谱曲,花了6天时间,中华民族音乐史上的不朽杰作,就这样问世了。这既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他们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高峰。

       ⑥安史之乱时,大书法家颜真卿听到他最喜欢的侄子牺牲的消息后,五内俱焚,痛不欲生,愤怒情绪无以排遣,抓起狼毫,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下了著名的《祭侄帖》.悲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抒发得淋漓尽致,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成为颜真卿书法创作的一个高峰。

       ⑦芸芸众生,名人和常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平时看着大家似乎都一样,但是名人一生总有那么一两次成功的“爆发:突然地一鸣惊人。突然地鹤立鸡群,突然地与众不同,“突然一峰插南斗”

       ⑧当然,“爆发”看似只有几天甚至更短时间,其实,可能是一个人数十年努力积累的结果,甚至可能是一生不懈奋斗的一个总结,所谓得之在瞬间,积之在平时。也就是说,“爆发”固然需要灵感,需要激情,需要过人的智慧,需要能把握机遇的机敏,但更需要数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积累,苦心孤诣地研究。这样,一旦遇到天时、地利、人和,便能“该出手时就出手”,实现自己人生的重要“爆发”,攀登上自己人生的最高峰。

(选自《当代文萃》,有删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把坏生活过好,是一种能力与才华

文/打盹的下午茶

    最近,我开始抗拒和同事小刘待在一起,哪怕只是单纯地吃个午饭聊个天。她习惯抱怨。她说不满意上司安排的工作,感觉在打酱油,她给自己的职位直接打个大大的“差评”: 按照她的能力,老要干一些打杂性质的工作,既琐碎,又累人,也看不到明显绩效,简直就是一种没价值的消耗,而且——经常要加班!

    跟她有90%程度相似岗位的同事小芝,也是刚入职不久,但是人家表现得很用心,将各项事务都整理得井井有条,工作起来高效,有序,快捷,很少见到她加班,见到人总是笑盈盈的。

    反观小刘,却显得丢三落四,毫无章法,又不作出任何调整改进。时间上安排得不合理,一会儿在打客户合同,一会儿又跳跃到回复电邮,不分轻重,上司一催上来手忙脚乱,到最后一件事都没法顺利完成。

    更因为积蓄了一肚子“苦水”作祟,她时常显得心不在焉,不时会开个小差,泡一杯咖啡,刷一会微信,发一下呆——不专注,偷走了上班的时间;不认真,折损了工作的效率。而她,还在那里“无语问青天”地怀才不遇,然后瞎忙着加班,哭丧着苦熬。我很想跟小刘说,姑娘,你不是“怀才不遇”,你“怀”的,只是一腔毫无意义的怨气而已!你需要沉下心来,好好分析解构一下你自身。

    只知道抱怨,被困锁在一种消沉的情绪中,而忽略了要越过这股负能量,找到症结,作出改变,即使有着再优异突出的才能,也只能折翼于抱怨。这样的抱怨,只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变得消极被动,倍感压力。和一个成天满腹牢骚而毫无积极态度的人在一起,你说累不累?这样的“差评师”,当然让人避之不及。

    抱怨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乐观坚强的人,在抱怨过后,会想办法自救自渡,终会看到一束明亮的希望,不会老是纠结于事物的阴暗面。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给这个世界勾了一个又一个差评,就是在给头顶的那块本来晴朗的天空不断地制造雾霾。我的一个朋友叶子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幸福的人不抱怨,抱怨的人不幸福。”如果我们只是被抱怨的情绪所蒙蔽、困锁,无法做出积极的改进,而任由抱怨而衍生的负能量越来越浓,只会害苦自己连累他人。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会有怨言。但是,只会在原地抱怨,却输给了自己的惰性,不做出改变,带着冲天的阴暗情绪来面对生活。试问,这样的人生,还能活出什么样的亮色?

    史铁生有段话:“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所以,请你不要再做生活的“差评师”,而是减少质疑,放下埋怨,及时止损,改变自己,磨炼自己,让快乐、自信的阳光照进心灵。

——选自《党员文摘》2017年第七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什么应该像什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是当今我国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