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综合模拟试卷二
材料:史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几乎限于停滞状态。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处于静止状态”了。而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罗文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根据材料,选择关于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应运而生,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在外地设立分号的山西工商业者。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惯性和自给自足经济依然具有顽强生命力,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被牢牢束缚。同时,在抑商思想统治下,清政府对个人私产和公共债务市场相关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和监管制度严重缺失。商人也未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而是更热衷于窖藏金、银,或用于购置田产和捐输功名。
1694年,英格兰银行正式成立。利用政府对它的依赖,后者通过一系列保护性银行法令,多次获得制度保障,不断巩固自身的特权地位,并最终发展成为“实际上的国库”,“英国国家机构的一部分”。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基于政府信用背书而迅速占领市场,并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纸币体系。在不断地与股份制银行间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英格兰银行成为了金融体系的核心,承担起“银行的银行”职责。
——摘编自刘建生、张宇丰《英格兰银行与山西票号——近代化转型中的制度供给比较研究》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