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下面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 , 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A、被:通“披”,穿 B、坚:铁甲 C、社稷:国家 D、刑:刑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①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②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③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
  ④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⑤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⑥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清明

余世存

每年阳历4月4—6日,太阳黄经15度,对北半球来说,此时的天气与春分时相比,又有不同了。《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这一节气,我们中国人称为清明。“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当时,因此得名。”

清明节气,东亚大气环流实现了从冬到春的转变。北方许多地区4月的平均气温都已经达到10--15℃。江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几乎是诗人实指其气候特色。总之对中国内地来说,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清明节气同样可由天气变化预知未来的天气,如“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清明冷,好年景”等等。

在中国历史上,清明节气具有特殊性。中国人悠远的风俗习惯,如寒食节、上巳节,都在清明前后。上巳、寒食、清明各有其意义。上巳清洁身心,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是农耕生活最重要的节气,提醒人们播种希望。唐代以前,寒食和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

到了宋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官府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的盛世清明图景。不仅民间三节并举,官府也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和寒食节一起放假。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基本消亡。2008年,中国政府把清明节定位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清明是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舒展起来。此时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其中有庄重,有责任,有形式感。孔子所谓,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就是说,祭祀行为本身就是让人明白人应该有所节制,有所敬畏。在先人面前,人不应该任性,为所欲为。

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的气候状态处在气温不断上升带来的光明、温暖和雨水中 ,这是一个决定万物生长的时节。在大时间的序列里,清明节正属于节卦时空,可见,拔节、节制、节哀,慎终追远等等,有极为深刻的时间规定及其意义。“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而人生或日常生活能否清明?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干净的人?就像清明节名称本身提示的境界,在清明节期间,值得我们扪心自问。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