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 , 予客济源 , 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古诗文,然后答题。

【甲】寇准传

    (寇)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徴也。”

    天禧三年,真宗得风疾,刘太后预政于内,贬准为道州司马。帝初不知也,他日,问左右曰:“吾目中久不见寇准,何也?”左右莫敢对。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

(选自《宋史·寇准传》,有删改)

【乙】江南春

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丙】

    读(寇准)《江南春》,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选自《苕溪渔隐丛话》,有删改)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此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在澶渊之盟后不久,就被王钦若排挤罢相。晚年复相,又被丁谓排挤去位。后贬死雷州(今广东海康)。③端委:朝服端正宽大,这里指朝服。④澶渊:地名,辽犯宋兵临澶州城(澶渊郡),宋军在寇准带领下战胜辽,后结澶渊之盟,宋辽百年无战事。

返回首页

试题篮